国家疾控局:不能以“静默”代替管控

  中评社香港10月14日电/据大公报报道,综合央视网、记者刘凝哲北京报道:10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雷正龙表示,要求各地加快精准流调,疫情防控不能简单化,不能过大范围划定风险区域,不能以“静默”代替管控。要及时精准划定中高风险区,及时采取坚决果断的管控措施,并根据疫情形势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符合解封条件的要及时解封,方便群众生活及出行。对风险区域外的学校、餐饮等单位,加强疫情监测,坚决避免“一关了之”,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全球新冠疫情已经持续至第三年,不少国家已经被迫放开,一旦别的国家都放开了,我们是否会成为疫情洼地被漫灌而被迫放开?

  中国是疫控绝对优等生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答覆称,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躺平”。从我们掌握的全球防控政策来看,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新冠防控措施,最起码的都在做疫苗接种工作。

  吴尊友强调,过去近三年时间里,中国先后发生了三百多起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地疫情,这些疫情都得到了很好控制。实践证明,“动态清零”总方针是科学的,防控效果是显着的,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吴尊友表示,从发病和死亡两个指标看,相较全球而言,中国人受到新冠的影响是全球最小的,“中国是绝对的优等生,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没有理由怀疑我们的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