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专论:非洲自贸区 经济一体化里程碑

  中评社北京7月29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7月7日,非州联盟特别峰会在尼日尔举行,会议正式启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7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热烈祝贺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式启动。认为这是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也为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建设开放性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建设非洲自由贸易区是非洲国家多年的梦想。非洲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国际竞争中呈现出碎片化的形态。非洲一些国家领导人认为,要想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必须建立自由贸易区,在非洲国家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非洲统一市场,实现非洲经济发展的梦想;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自由贸易区的作用,推动非洲经济尽快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中国是非洲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致力于发展与非洲的经贸关系。近些年来,中国加大对非洲国家投资和经济援助力度,在非洲国家建立工业园区和农业示范区。中国政府援助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包括学校、会议中心、铁路、公路,给非洲国家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非不存在任何意识形态分歧,中非也不存在任何经济上的纠葛。非洲大陆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于中非的合作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

  必须看到,非洲自由贸易区是低水平的自由贸易区。这一方面是因为非洲是一个欠发达地区,非洲许多国家仍然没有摆脱贫困,部分非洲国家仍然处于战乱状态,因此,非洲国家的自由贸易区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是减少关税壁垒的自由贸易区。另一方面,非洲国家融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面临劳动力短缺、技术工人不足、生态环境保护、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非洲大陆国家建设自由贸易区,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让非洲国家实现优势互补。然而,非洲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可能会导致一些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而另一些国家则可能会因为取消关税壁垒而导致经济出现空心化现象。非洲自由贸易正式启动之后,如何协调非洲国家的经济政策,实现非洲国家的共同发展,这是摆在非洲国家联盟领导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如果只是发表自由贸易区的协定,而没有实质性发展贸易关系,那么,非洲自由贸易区不可能推动非洲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东盟国家建立的自由贸易区,为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是由于东盟国家中绝大多数属于农业国家,因此,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各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不平衡状态。新加坡等少数现代化国家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积极与国际接轨,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而有些东盟国家由于缺乏国际贸易的经验,经济仍然处于缓慢复苏阶段。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越南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东盟国家内部的资源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始终保持在7%以上。然而,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是科学技术,由于越南在科学技术方面缺乏长期积累,因此,依靠外部资源特别是外部资本实现经济增长可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由于越南对美国的出口大量增加,美国宣布对越南出口美国的部分商品增加征收惩罚性关税,这对于过度依赖海外市场的越南经济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

  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东盟国家相比不是一个层次。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如何充分利用非洲国家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这是非洲国家面临的最关切问题。过去非洲国家主要依靠西方国家输入人才资源,经济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实现民族独立之后,非洲国家在政治上照抄西方国家的模式,可是,经济上照搬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形态。南非曾经是非洲最为富裕的国家。曼德拉领导的南非国民大会掌握南非政权之后,在种族平等和促进黑人就业方面不遗余力,但是,由于南非科技创新不足,职业培训不足,导致南非劳动生产率下降,南非逐渐从一个现代工业化国家沦落为经济转型国家。虽然现在南非仍然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但是,南非要想充分利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促进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改善本国的经济结构,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

  地区性的自由贸易区建立,使得国际贸易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奉行的单边主义让世界贸易的发展举步维艰。非洲国家选择经济一体化的道路,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在战乱不断的非洲大陆,如果不能尽快营造和平发展的环境,那么,即使签订了非洲大陆国家自由贸易区协定,也未必能促进非洲经济快速发展。

  自由贸易区协定的签订和实施有内在规律。首先,经济欠发达地区容易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这是因为自由贸易区协定签字国都没有多少个交换的商品,他们不担心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之后自身的利益会受到损害。其次,自由贸易区协定分为不同的层次,低层次的自由贸易区协定旨在强调关税减免,而高层次的自由贸易区协定旨在协调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非洲国家达成的自由贸易区协定究竟属于何种类型的自由贸易区协定,还需要非洲国家自由贸易区协定执行机构在自由贸易区协定实施过程中作出解释。第三,自由贸易区协定可能是贸易协定也可能是包含投资的协定,还可能是包含政治文化交流的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地拓展。非洲国家签订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是否包含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否能在非洲大陆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所有这一切都值得人们期待。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前景无限。在中国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提出了一系列促进非洲经济发展的计划,非洲国家高官为了落实论坛达成的共识,专程到北京参加对口落实会议。这说明非洲国家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合作。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非洲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愿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按照国际贸易规则,加强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

  未来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可能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单纯的经济援助可能让位于技术培训,中国为非洲国家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让非洲国家依靠自己的人力资源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在北京开设了“南南学院”,为非洲国家培养大量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中国今后可以考虑在非洲国家设立职业技术学院,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劳动力素质,为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中国在埃塞俄比亚修建铁路,与此同时,中国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埃塞俄比亚培训火车司机和乘务员。事实证明,这种人力资源培训可能比物质援助更为重要。中国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非洲国家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

  第二,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是全方位的合作。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的签订,标志着非洲国家政府在自由贸易发展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中国希望加入非洲国家签署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成为自由贸易区协定的成员。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既要考虑到政府间的合作,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之间的合作;既要考虑到非洲政府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同时也要考虑到中国政府与非洲相关企业的合作。如果认为自由贸易区协定是非洲国家的承诺,那么,在投资和贸易合作过程中有可能会铸成大错。少数非洲国家的政府缺乏管治能力,周期性的选举让非洲一些国家政府根本无暇制定长远的合作规划。非洲一些国家的反对党人士出于政治选举目的歪曲中国与非洲的关系,他们对中国投资非洲项目说三道四。中国在与非洲国家合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必须深入研究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的具体内容,但是另一方面,必须深入了解非洲国家的政治和民意基础,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与当地民众打成一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非洲人民的大力支持,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投资项目不会因为和某些非洲政府官员关系密切而遭到当地居民的联合抵制。

  非洲一些国家仍然处于战乱状态,签订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对于这些国家没有现实意义。不过在经济相对落后情况下签订一揽子自由贸易区协定,可能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困扰。中国应当早日加入非洲自由贸易区协定,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与非洲国家共同合作,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为中国现代化提供广阔的国际空间。   中评社北京7月29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7月7日,非州联盟特别峰会在尼日尔举行,会议正式启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7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热烈祝贺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式启动。认为这是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也为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建设开放性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建设非洲自由贸易区是非洲国家多年的梦想。非洲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国际竞争中呈现出碎片化的形态。非洲一些国家领导人认为,要想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必须建立自由贸易区,在非洲国家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非洲统一市场,实现非洲经济发展的梦想;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自由贸易区的作用,推动非洲经济尽快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中国是非洲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致力于发展与非洲的经贸关系。近些年来,中国加大对非洲国家投资和经济援助力度,在非洲国家建立工业园区和农业示范区。中国政府援助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包括学校、会议中心、铁路、公路,给非洲国家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非不存在任何意识形态分歧,中非也不存在任何经济上的纠葛。非洲大陆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于中非的合作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

  必须看到,非洲自由贸易区是低水平的自由贸易区。这一方面是因为非洲是一个欠发达地区,非洲许多国家仍然没有摆脱贫困,部分非洲国家仍然处于战乱状态,因此,非洲国家的自由贸易区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是减少关税壁垒的自由贸易区。另一方面,非洲国家融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面临劳动力短缺、技术工人不足、生态环境保护、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非洲大陆国家建设自由贸易区,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让非洲国家实现优势互补。然而,非洲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可能会导致一些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而另一些国家则可能会因为取消关税壁垒而导致经济出现空心化现象。非洲自由贸易正式启动之后,如何协调非洲国家的经济政策,实现非洲国家的共同发展,这是摆在非洲国家联盟领导人面前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