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效果如何?冯子健答问

冯子健(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6月18日电(记者 海涵)国家卫生健康委于6月1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疾病防控工作进展与成效予以介绍。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就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予以介绍。

  有记者提问,我们国家在非典发生之后建立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目前这套系统运行的怎么样?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当中起到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冯子健表示,非典之后,2004年我们国家建设了一套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同年上线运行,到现在这套系统已经安全稳定运行了18年。多年来,这套系统有效的运行,使我们有效降低了传染病的漏报,显着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这个系统及时性从诊断到报告,时间间隔已经降到了4个小时,报告效率是非常高的,报告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个系统及时侦测传染病暴发信号,来指导各级疾控机构对各种各样疫情暴发进行调查处置,起到了非常好的帮助作用。及时完整和相对来说比较高质量的数据收集,也非常有利于我们实时监控传染病的任何变化和它的发展趋势。这对我们控制传染病起到很大的信息支撑作用。这一系统现在已经覆盖了全国几乎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这个系统来开展传染病的报告、监控和数据分析研判的工作人员用户已经有了35万户。

  冯子健说,新冠疫情发生以后,我们又进一步强化了医疗机构对新冠病例的报告工作,因为我们需要快速发现和快速控制输入病例引发的暴发疫情,对它的报告及时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套系统在报告新冠病例的基础上,去年大家知道又扩大到了“逢阳必报”,就是有任何的核酸检测阳性结果,由检测机构立即上网报告,也有利于我们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及时开展密接追踪,病例的管控、密接的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的实施。网络直报系统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追踪、流调溯源、疫情研判、大数据比对分析、健康码应用都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