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绿若罢掉10席 8月就猪羊变色

蓝委积极防守大罢免,希望力拼一席也不掉的终极目标。(中评社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7月24日电(记者 张嘉文)由绿营发动的大罢免将在26日投票,蓝绿皆把握最后冲刺时间总动员。面临罢免危机的中国国民党“立委”扫街拜票、造势一波接一波,罢免团体更是不甘示弱,加上民进党“立委”和公职人员的助攻,攻势猛烈,双边都希望催出各自的投票率,最终结果如何将在投票日揭晓。

  但综观此次大罢免,不管蓝委被罢掉多或少的席次甚至是完封过关,后续都将影响台湾政坛情势,也牵动蓝绿各自的布局。

  目前“立法院”113席“立委”中,国民党取得52席、民进党有51席、民众党有8席、无党籍2席(加入国民党团运作)。7月26日将进行24席蓝委和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罢免选举,第二波罢免选举也将在8月23日举行,另有7件蓝委罢免案,将在当天和“重启核三公投”一同进行投票。加总共有31席蓝委遭到罢免。

  以民进党来说,此次大罢免的高标设定应是罢免10席以上,因为只有达到这数字,绿营才能在8月1日罢免结果公告后,“立委”补选前成为“立院”相对多数,趁这空档通过绿营想过的法案、预算或人事案,甚至是发动“立法院长”的改选,拉下现任的国民党“院长”韩国瑜,猪羊变色。

  如果此高标无法达成,民进党至少须完成另一个目标为罢免蓝委6席以上,且后续补选须确保能选上6席,如此才能完达成绿营在“立院”能57席单独过半。只是此目标除了罢免外还要加上补选,相对的变数就非常大。

  除了这两个目标外,其他罢免席次数字如果在6席以下,对于绿营来说可能就变成白忙一场。

  而对国民党来说,防守大罢免的终极目标当然是希望一席也不掉,若这次大罢免不成功,根据选制,未来这些蓝委都不能再被罢免,蓝白持续在“立法院”掌握多数席次,接下来的两年多,蓝委们可能会卯足全劲,用更激烈的手段和执政党对抗,就可能持续升高台湾社会的对立与冲突。

  只是面对罢团和绿营铺天盖地的无止境攻击,加上部分蓝委的选区结构基本盘可能蓝绿相当,甚至有些是绿稍大于蓝的情况下,要守住全部席次的难度其实相当高。

  因此,国民党另一个需要评估的重点则是,怎么调整蓝委席次减少后,在“立法院”的布局。以此角度来看的话,假使国民党仅掉1至2席,由于“立法院正副院长”都是国民党籍,在许多表决大战时无法参与,所以一般表决的蓝委加无党籍“立委”的席次会从原本52减为50,少于绿委的51,如果绿营补选成功再往上加1、2席成了52或53席,差距更大。

  在上述状况下,蓝委无法单独以人数压过绿委,就只能更依靠民众党的关键8席,才能推动他们想要的法案,长此以往,除了“立法院”内蓝营要和白营协商,接下来的2026地方选举和2028大选,蓝营更需要考虑到白营因素,好的角度是蓝白合作能更加紧密,但另一角度来看,则是蓝会完全受到白的牵制。

  不论结果如何,7月26日的投票将成为蓝绿对垒的新分水岭。此次大罢免可以说是绿营为翻转“立院”少数的一场政治豪赌,只是实际牵动的,不只是“立委”席次的消长,更关乎蓝绿布局的变化了。

蓝委积极防守大罢免,希望力拼一席也不掉的终极目标。(中评社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7月24日电(记者 张嘉文)由绿营发动的大罢免将在26日投票,蓝绿皆把握最后冲刺时间总动员。面临罢免危机的中国国民党“立委”扫街拜票、造势一波接一波,罢免团体更是不甘示弱,加上民进党“立委”和公职人员的助攻,攻势猛烈,双边都希望催出各自的投票率,最终结果如何将在投票日揭晓。

  但综观此次大罢免,不管蓝委被罢掉多或少的席次甚至是完封过关,后续都将影响台湾政坛情势,也牵动蓝绿各自的布局。

  目前“立法院”113席“立委”中,国民党取得52席、民进党有51席、民众党有8席、无党籍2席(加入国民党团运作)。7月26日将进行24席蓝委和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罢免选举,第二波罢免选举也将在8月23日举行,另有7件蓝委罢免案,将在当天和“重启核三公投”一同进行投票。加总共有31席蓝委遭到罢免。

  以民进党来说,此次大罢免的高标设定应是罢免10席以上,因为只有达到这数字,绿营才能在8月1日罢免结果公告后,“立委”补选前成为“立院”相对多数,趁这空档通过绿营想过的法案、预算或人事案,甚至是发动“立法院长”的改选,拉下现任的国民党“院长”韩国瑜,猪羊变色。

  如果此高标无法达成,民进党至少须完成另一个目标为罢免蓝委6席以上,且后续补选须确保能选上6席,如此才能完达成绿营在“立院”能57席单独过半。只是此目标除了罢免外还要加上补选,相对的变数就非常大。

  除了这两个目标外,其他罢免席次数字如果在6席以下,对于绿营来说可能就变成白忙一场。

  而对国民党来说,防守大罢免的终极目标当然是希望一席也不掉,若这次大罢免不成功,根据选制,未来这些蓝委都不能再被罢免,蓝白持续在“立法院”掌握多数席次,接下来的两年多,蓝委们可能会卯足全劲,用更激烈的手段和执政党对抗,就可能持续升高台湾社会的对立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