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家 友爱长存

  中评社北京3月13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北京冬残奥会是一场特殊的体育盛会,折射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进步,展示着平等、包容、自强不息的理念。它那生生不息的火种,为世界残疾人朋友点燃自信和勇气,也传递出团结、友谊、关爱的声音。

  回首1976年首届冬残奥会,25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2个大项、53个小项的角逐。如今,在北京冬残奥会上,运动员在6个大项、78个小项上展开竞技。全世界的残疾人运动员一起比拼,逐梦冰雪,书写传奇。每一步的付出,都带来令人惊叹的收获。

  这是团结的盛会。来自世界各国的残疾人运动员,在一场场比赛中较量角逐,增强互信、增进共识,以“更团结”的精神凝聚“更团结”的力量。“团结”二字,不仅诠释出个人“奔跑”和“搏击”的进取精神,更展现出一个个团队乃至全人类“接力”和“配合”的协作理念。这个路标,将深深植根于历史演进的脉络之中。

  这是友谊的盛会。为了开幕式的精彩呈现,残疾人演员与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携手排练;中国队选手边静击败对手夺冠后,看到对手离开比赛台不方便,主动上前帮助她推轮椅……这里没有舍我其谁的骄傲,有的是超越自我的意志,是平等、友谊、互助的理解与包容。北京冬残奥会尽显友情之光,为全球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和支持残疾人事业。

  这是关爱的盛会。设计无障碍标志和坡道、设置假肢与轮椅维修中心、降低手部消毒区的位置……一项项精准有效的保护举措,让冬残奥运动员们感受到能够独立生活的更大可能、更多自信,进一步体现出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理解和关怀。我们要让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冬残奥运动员更好地迎接挑战,让无障碍生活普惠到更多残疾人,让北京冬残奥会成为无障碍生活的最好样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北京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了解,助力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持久系统地保障残疾人权益,持续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建设一个更加和平、包容、友谊、团结、合作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