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出台《若干政策》推动旅游业恢复发展
《若干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产业,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疫情发生以来,及时有效解决企业恢复生产经营面临的“堵点”“难点”,各级政府部门推出一系列纾困举措,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我国旅游业造成巨大冲击。随着国内抗疫成果持续巩固和前期纾困政策落实,大多数行业逐步企稳复苏、向好发展。但旅游业因具有人员接触、聚集和流动等特点,受国外疫情扩散蔓延、国内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的影响,入出境团队旅游暂停、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旅游业持续承压,至今尚未完全摆脱疫情影响的困境。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23万亿元,较2019年分别下降52.1%和51%。2021年,国内旅游人数32.4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92万亿元,虽较2020年有所恢复,但仍比2019年下降46%和49%。
政策措施哪些适用于旅游行业恢复发展?其主要亮点有哪些?
此次出台的《若干政策》,既涵盖减税降费、稳岗返还、房租减免、金融支持等可适用于旅游业的普惠性政策,同时聚焦旅游业实际困难和企业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揽子专项帮扶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坚持减压力和增活力相结合,统筹降本和增效,兼顾当前纾困和长远发展,将为缓解旅游企业当前困难、增强广大从业者信心、助力行业恢复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是拓展经营发展空间,助力企业稳定经营。在当前入出境团队旅游尚未恢复、跨省旅游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旅游市场空间不足,除了政策纾困减轻经营压力外,企业更期望通过稳定经营来对冲疫情影响。《若干政策》回应业界期盼,明确提出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符合规定举办的工会活动、会展活动等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等交由旅行社承接。要求政府采购住宿、会议、餐饮等服务项目时,严格执行经费支出额度规定,不得以星级、所有制等为门槛限制相关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为相关旅游企业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相关服务、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多措并举降低成本,着力减轻企业负担。除了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加快推进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允许旅游企业阶段性缓缴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等专项措施外,《若干政策》还推出一系列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普惠性政策,涵盖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扩大“六税两费”适用范围、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提高中小企业稳岗返还比例、减免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等方面,符合条件的相关旅游企业均可适用。通过政策合力,助力旅游企业进一步缓解资金和经营压力。
四是实施精准防控措施,稳定企业经营预期。旅游业恢复发展进程与疫情形势息息相关。《若干政策》明确提出实施精准疫情防控措施,要求认真落实严格、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有效恢复和保持服务业发展正常秩序。明确提出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防疫政策“三个不得”的要求,强调不得非经流调、无政策依据对餐厅、商超、景区景点、电影院及相关服务业场所等实施关停措施、延长关停时间。这些要求对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指明方向,将为旅游企业稳定经营预期创造良好环境。
如何保障《若干政策》落实落地,直达基层、惠及企业?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做好政策宣贯,引导政策预期,切实增强市场复苏和行业发展的信心。二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减税降费、稳岗返还、房租减免、金融支持等政策在旅游业领域落地落实。三是指导各地加强政策落实和政策创新,进一步推出更多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纾困惠企举措,同时加强对各地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督导,及时总结推广地方好的经验做法。四是引导和汇聚相关行业组织和社会力量,为旅游企业用好政策、恢复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为旅游业恢复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和舆论氛围。五是持续关注疫情对旅游业影响情况和企业诉求,做好政策效果评估和研究储备,根据疫情形势,不断完善优化相关帮扶措施。
希望广大旅游企业和从业者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在用好用足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帮扶举措的同时,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市场需求变化,努力化危机为契机、转压力为动力,聚焦主业,苦练内功,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以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提升企业乃至行业抗风险能力,全力稳住行业发展基本盘,共同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 曹岩 吴薇)
《若干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产业,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疫情发生以来,及时有效解决企业恢复生产经营面临的“堵点”“难点”,各级政府部门推出一系列纾困举措,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我国旅游业造成巨大冲击。随着国内抗疫成果持续巩固和前期纾困政策落实,大多数行业逐步企稳复苏、向好发展。但旅游业因具有人员接触、聚集和流动等特点,受国外疫情扩散蔓延、国内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的影响,入出境团队旅游暂停、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旅游业持续承压,至今尚未完全摆脱疫情影响的困境。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23万亿元,较2019年分别下降52.1%和51%。2021年,国内旅游人数32.4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92万亿元,虽较2020年有所恢复,但仍比2019年下降46%和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