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关心“双减”,教育部重点作答
寿小丽说,各部门认真研究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4300多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1600多项,有力推动了“六稳”“六保”工作任务,通过高质量办理工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副部长宋德民在会上介绍说,教育部2021年共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2506件,其中代表委员提出的有关“减负”“校外培训治理”的建议提案有数十件,这其中14件关于“推动治理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列为重点督办建议,有11件由教育部主办。
2021年,教育部将“双减”作为部党组和教育督导“双一号工程”,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牵头建立由19个部门组成的“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督促各地成立专门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报请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密集出台32个配套文件,及时提供政策供给和操作指导,基本建立起“1+N”政策制度体系;及时处置暑期培训、隐形变异培训、“暴雷”“冒烟”机构、户外广告等突出问题,全面完成“营转非”“备改审”和出台政府指导价工作,大力推进校内提质减负;对全国31个省市进行调研指导,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线上培训日常巡查,务求工作实效。
“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学科类培训线下与线上机构压减率分别为91.45%和87.07%,培训机构扩张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宋德民说。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县域高中托管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好县域高中建设各项工作。”宋德民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在会上介绍,2021年,工信部共承办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1748件,其中牵头办理的500多件与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有关,现均已按期办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遇到许多困难。”田玉龙介绍,工信部2021年收到的20多件代表委员建议提案与此有关。为此,在纾困方面,工信部去年综合施策,帮助中小企业解困,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等一系列一揽子的惠企政策,组织各地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直接服务中小企业900多万家,培育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近300家;通过推进产融合作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推动降低中小企业税费负担,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截至2021年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3%;2021年共推动清理政府、国有大型企业等拖欠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账款220多亿元。
寿小丽说,各部门认真研究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4300多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1600多项,有力推动了“六稳”“六保”工作任务,通过高质量办理工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副部长宋德民在会上介绍说,教育部2021年共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2506件,其中代表委员提出的有关“减负”“校外培训治理”的建议提案有数十件,这其中14件关于“推动治理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列为重点督办建议,有11件由教育部主办。
2021年,教育部将“双减”作为部党组和教育督导“双一号工程”,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牵头建立由19个部门组成的“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督促各地成立专门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报请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密集出台32个配套文件,及时提供政策供给和操作指导,基本建立起“1+N”政策制度体系;及时处置暑期培训、隐形变异培训、“暴雷”“冒烟”机构、户外广告等突出问题,全面完成“营转非”“备改审”和出台政府指导价工作,大力推进校内提质减负;对全国31个省市进行调研指导,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线上培训日常巡查,务求工作实效。
“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学科类培训线下与线上机构压减率分别为91.45%和87.07%,培训机构扩张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宋德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