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茹慧答中评:以“非金钱价值”引台生实习
中评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 陈思远)7月15日下午,在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贾家花园校区举办的“2025京台教育交流周·职业教育专场”活动期间,中华国际技职教育交流发展学会理事长吴茹慧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两岸实习合作的核心在于挖掘学生真实需求,青年学生更关注实习的“附加价值”,而非单纯物质回报,“尝鲜感”“稀缺体验”及企业文化、个人成长亮点,是吸引学生的关键。
吴茹慧在“数字化赋能京台职业教育发展”主题演讲环节中指出,台湾技职教育已从单一技能训练转向整合能力培养,并逐步形成以“开放式平台、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导向” 为核心的数位学习环境。她表示,从工具应用走向系统再造,教育现场正在以数字科技为杠杆重构人才培养的底层逻辑,AI已成为台湾技职教育的“智慧伙伴”,应用涵盖“AI助管、AI助学、AI助教、AI助研”四大领域。技职教育数位化是培养下一代的必要条件,吴茹慧建议,两岸技职教育合作应由点到面、从课程到实习:共建数位技能标准及教材模组;实施师资共研共教计划,通过驻校授课、线上交流等形式互动;合作建设模拟实训基地,研发教具及职场情境模拟系统;推动学生技术实习与职辅合作,共建区域性技术交流中心,助力两岸青年应对产业升级与就业挑战。
谈及如何进一步推动台湾学生来大陆实习,吴茹慧告诉中评社记者说,相关政策需制定细化执行细则,跳出“成人视角”,从学生角度设计吸引力。在她看来,仅明确岗位信息、薪资待遇等基础内容不足以打动学生,需附加更多“非金钱价值”,如对接热门企业、提供稀缺体验、创造人生高光时刻,以“尝鲜感”“稀缺性”“企业文化认同” 等吸引学生。吴茹慧指出,强化落地宣讲与主题带动也至关重要,让台湾学生在实践中直观感受实习的附加价值,再引导其理解职业奉献精神,才能激发其参与热情,让实习岗位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