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记者会:政府为考生提供多元升学出路

特首记者会现场(中评社 段晓鲁摄)

  中评社香港7月16日电(记者 段晓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7月15日上午在政府总部召开记者会,他介绍了DSE考生的升学出路。期间,他还就网约车、暴雨预报机制、港大AI裸照事件等问题作出回应。

  以下是李家超的发言及问答内容:

  行政长官:各位早晨。在二○一四年,11年前,第一个网约车平台开始进入香港市场。由于一直没有制定监管制度,而的士服务质素又未符合到市民期望,多年来产生了各种问题,包括网约车的合法性、车辆和乘客的安全保障、保险、司机的水平;网约车和的士如何共存;的士司机和营运者如何利用网约提升服务和增加营运空间;如何提供整体有效的点对点交通服务等。由于问题复杂,涉及广泛因素、多个角色和多方面利益,11年来都未有制定监管方案。我同意问题复杂,但认为问题不应该再拖,政府必须拿出解决方法。今日下午,运输及物流局会向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提交文件,提出规管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立法建议。

  我要求运输及物流局按以下原则,制定立法方案:

  (一)须制定规管网约车服务平台运作,定下标准和责任,并说明营运要求,以确保有效管理网约车服务和安全运作。
  (二)须制定有关车辆的规管要求,以确保网约车服务的质素和安全。
  (三)须制定司机驾驶资格和要求,以确保网约车司机的驾驶服务安全。
  (四)须制定适当的保险要求,以保障乘客安全和利益。
  (五)须为的士服务制定网约营运环境,以提升的士营运效能和营业空间,既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的士服务,亦提供新的的士营业空间。
  (六)须营造网约车和的士共存环境,为市民提供优质网约点对点出行服务。
  (七)由于网约车和的士共存的立法方案涉及问题复杂,社会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社会同时已有清晰的共识——就网约车服务须以立法形式规管,保障乘客安全。因此,运输及物流局可以先处理较有共识的问题,定下立法框架,之后再聚焦处理有较多不同意见的其他技术细节问题。

特首记者会现场(中评社 段晓鲁摄)

  我期望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充分讨论政府的建议。政府会听取意见,并细心研究,尽快提交立法草案。

  另外,明日(七月十六日)是DSE文凭试(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放榜的日子,在这个充满期待的时刻,我想趁这个机会,与考生说几句心底说话。首先,完成DSE考试,代表完成中学学习阶段,这本身已经是一件有特别意义的事。只要你曾经尽力,你熬过的夜晚、流过的汗水,都代表你完成了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阶段。在中学六年,你收获的不单是知识与成绩,还有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谊,这些都是伴随你人生的珍贵财富。

  政府为DSE考生提供了优质多元的升学出路,当中,由教资会(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大学和各种自资院校,包括应用科学大学等,共提供超过22 000个政府资助以及自资的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学额,约为今年DSE日校考生总数的一半;此外,全日制副学位课程、应用教育文凭,以及职业训练局(职训局)的基础课程文凭及职专文凭,总共提供37 000个学额;应届考生还可以选择职训局酒店及旅游学院、中华厨艺学院、国际厨艺学院、香港建造学院、劳工处“展翅青年就业计划”等其他课程。

  想在内地或海外升学,DSE资历亦获得全球超过1000间的院校认可。DSE考生可以按志向和个人所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升学途径。

  文凭试是人生旅途的其中一站,而非终点。人生从来不是短跑,有着不同的阶段,旅途中,有时顺风,有时逆浪,但方向比过程更重要。无论你的成绩如何,无论你选择哪一条路升学、就业、创业,或是探索更多可能性,每一条路都有它的特色和机遇,每一次尝试都是成功和成长的机会。

  特区政府会不断为你们提供多元的出路与支持。无论你想听取他人的意见,寻求协助或者找人倾诉,政府部门、家人和朋友,都伴着你们一起处理问题。记住,天生我才必有用,行行出状元。谢谢大家。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评社 段晓鲁摄)

  记者:特首你好。第一,想问网约车框架方面,在网约车发牌量方面,政府认为是几千个或是以万计才合理?政府会根据什么数据来厘定发牌量?方案落实之后,市民等候车辆会否更久?怎样令今次方案真正能够站在人民一边?另外,想问上周超前部署的停课安排。有人质疑周三就决定周五停课是太早,特首你是否同意?今次事件是否代表政府没有办法太早预测之后有暴雨,会否检讨这机制?将来还会否有类似超前部署的安排?多谢特首。

  行政长官:首先,有关网约车方面的立法建议,在今日发给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的文件中,会就我刚才定下的每个原则作出立法建议。

  在我的原则中有提及过,要制定一个立法框架让网约车可以与的士共存。而在这框架下,我们除了向市民提供优质、方便的点对点交通服务以外,亦应该营造有利的士营业的新空间。

  在一些特别是技术性问题,正如刚才你所提及的社会意见,是很不相同的,所以我刚才给运输及物流局的原则,就是一个11年来都未有解决的问题所涉及的元素,一定是复杂的。我们应该尽快就已经有共识的不同要点,首先做出一个立法框架,然后就一些较为有不同意见的技术问题,包括刚才你所说有关应该容许网约车的数量是多少,在完成立法框架后,可以聚焦处理这方面的问题。这是我给运输及物流局的指示。我亦希望社会明白,这个11年来都没有处理好的问题,涉及的各种问题的确是复杂的,各种利益是复杂的,涉及的各色人物、所要处理的问题亦是多的。所以,我会建议首先将有共识的事情处理好,我们走了第一个大步,接着剩下技术的小步,我们聚焦处理,亦会多听意见、多作研究。我希望在交通事务委员会充分讨论之后,亦会收集不同意见,之后作深入研究处理各种问题,尤其是一些技术细节的问题。

  另外,关于最近因为热带气旋丹娜丝,政府的应对极端天气督导委员会作出一系列工作,我明白在超前部署方面,政府部门是希望将风险减到最低,而最终作出了有关停课的决定。

  针对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委员会为应对热带气旋丹娜丝而统筹各个部门作超前部署,在这方面的行动绝对是对的。这些部署包括渠务署特别检查和清理容易因为淤塞而水浸的地点,路政署亦迅速地覆检行车和行人隧道的水浸警告系统,以及其他工务部门指示员工和承建商随时候命。

特首记者会现场(中评社 段晓鲁摄)

  应急部门包括消防处、警务处、民众安全服务队和医疗辅助队都做好应急准备,以及民政事务总署亦动员区议会、地区“三会”委员和关爱队等,向居民发放最新的天气资讯,这些都是对的。

  部门所作的大量预防和应对准备工作,我们今次是这样做,我相信将来亦应该这样做,来确保我们可以做更多预防和应对的措施。

  有关委员会停课的决定,我们听到社会不同的意见,我们会总结经验,在以后部署应对极端天气时作通盘考虑。多谢大家。

  记者:特首,你好。想跟进政府建议透过立法方式设立同性伴侣登记机制,有议员批评政府没有全面评估该制度的影响,特首你有何看法?是否应该尊重终院裁决?现时这么多政党都表明反对,其实有没有信心可以通过条例草案?另外,刚才提到港大法律系学生怀疑用AI制作同学的色情相片,校方只是发警告信,你觉得此做法是否适合?是否轻视事件,对受害人不公平?应对不当使用AI个案,有没有需要修例处理?还有,港大仍然出现以假学历申请入读的个案,但校方只是不批准入学,没有报警处理。你作为港大校监,认为情况是否不理想?造假的学生有没有需要负上刑事责任?谢谢。

  行政长官:在岑子杰对律政司司长一案中,终审法院裁定特区政府有积极义务确立替代框架,让同性伴侣关系获得法律承认。这已经是终审的裁决,特区政府不能够违反终审法院的裁定,必须作出适当的履行方案。现时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所设定的替代框架是符合法庭裁决的方案,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经过详细研究和充分考虑法律意见而制订的。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评社 段晓鲁摄)

  我要强调以下几点。香港的合法婚姻是一男一女、一夫一妻制的异性婚姻;终审法院的判决亦肯定了《基本法》下所保障的婚姻只限于异性婚姻;终审法院裁定政府有积极义务确立替代框架,让同性关系获得法律承认。这是终审法院的裁决,有法律效力,对政府有约束力,政府不能违反法庭裁决,否则是违反法治。法治是香港经济、投资者信心和赖以成功的基石,违反法治,后果严重;根据《基本法》,特区政府有责任拟定并提出法案,立法会有责任审议法案、修订法案、投票通过或不通过法案;根据《基本法》,司法机构依法行使独立审判权,而立法会亦依法行使立法权,两者各司其职,特区政府尊重司法机关和立法机关依照《基本法》行使各自权力;特区政府会全力配合立法会审议由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提交的条例草案,协助立法会尽快完成审议,并且尊重立法会的最终审议结果。

  有关有大学生以AI(人工智能)生成一些裸露照片,我想指出,大学除了培育学生的知识外,亦应该以立德树人的精神,培育大学生的德行。任何伤害他人的行为,除了可能涉及刑事罪行外,亦可能侵犯他人的私隐和个人利益。大学有责任严肃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除了以校规处理缺德行为外,如果涉及违法,应该向执法部门举报,以儆效尤。大部分的现行法例,原则上适用于网络世界,当中包括《刑事罪行条例》下,未经同意下而发布或威胁发布私密影像的罪行,或《刑事罪行条例》所涵盖的不诚实取用电脑罪行,以及《个人资料(私隐)条例》,就针对个人资料私隐行为作出的刑事规管。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评社 段晓鲁摄)

  政府的数字办(数字政策办公室)在今年四月发布了《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指引》,为技术开发者、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提供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实务操作指引,推动持份者在严格遵循科技伦理、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安全且负责任地开展涉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相关业务和活动,同时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引,协助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安全问题和风险。人工智能是新兴科技,发展迅速万变,很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和能力。政府会密切监察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情况,亦审视全球管理趋势,参考国际最佳实践,深入研究如何处理。

  至于任何涉及违法的行为,包括向大学提供任何文件以寻求批准入学资格等,如果涉及违法行为,大学亦应该报警处理。大学是一个既灌输知识,亦应该培育德才兼备的大学生的地方,所以在这方面,如有任何发现违反法律或我刚才所说的原则,应该严厉依法处理。我希望所有涉及这方面问题的各个单位,都以这个态度确保香港的教育质素、大学水平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在这方面一向做得好,必须确保我们在这方面的国际高水平。多谢大家。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评社 段晓鲁摄)

特首记者会现场(中评社 段晓鲁摄)

  中评社香港7月16日电(记者 段晓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7月15日上午在政府总部召开记者会,他介绍了DSE考生的升学出路。期间,他还就网约车、暴雨预报机制、港大AI裸照事件等问题作出回应。

  以下是李家超的发言及问答内容:

  行政长官:各位早晨。在二○一四年,11年前,第一个网约车平台开始进入香港市场。由于一直没有制定监管制度,而的士服务质素又未符合到市民期望,多年来产生了各种问题,包括网约车的合法性、车辆和乘客的安全保障、保险、司机的水平;网约车和的士如何共存;的士司机和营运者如何利用网约提升服务和增加营运空间;如何提供整体有效的点对点交通服务等。由于问题复杂,涉及广泛因素、多个角色和多方面利益,11年来都未有制定监管方案。我同意问题复杂,但认为问题不应该再拖,政府必须拿出解决方法。今日下午,运输及物流局会向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提交文件,提出规管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立法建议。

  我要求运输及物流局按以下原则,制定立法方案:

  (一)须制定规管网约车服务平台运作,定下标准和责任,并说明营运要求,以确保有效管理网约车服务和安全运作。
  (二)须制定有关车辆的规管要求,以确保网约车服务的质素和安全。
  (三)须制定司机驾驶资格和要求,以确保网约车司机的驾驶服务安全。
  (四)须制定适当的保险要求,以保障乘客安全和利益。
  (五)须为的士服务制定网约营运环境,以提升的士营运效能和营业空间,既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的士服务,亦提供新的的士营业空间。
  (六)须营造网约车和的士共存环境,为市民提供优质网约点对点出行服务。
  (七)由于网约车和的士共存的立法方案涉及问题复杂,社会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社会同时已有清晰的共识——就网约车服务须以立法形式规管,保障乘客安全。因此,运输及物流局可以先处理较有共识的问题,定下立法框架,之后再聚焦处理有较多不同意见的其他技术细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