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为“中国梨都”赋能

  中评社香港10月3日电/金秋十月,安徽省砀山县的梨园里,果农们正忙着给刚采摘的梨子贴上一张张专属二维码。只要轻轻一扫,就可以了解梨子的产地、生长过程等各种信息。

  “这相当于给每颗梨附上了一张‘电子身份证’,让梨子的来源清晰可见。”安徽鲜果时光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武研彦说,这样的技术正被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户所接受。

  据新华社报道,砀山县,以盛产酥梨闻名,被称为“中国梨都”,这里的酥梨栽培有2500余年历史。随着数字乡村的发展,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正成为农户手中的“新农具”,让一颗梨的生长更加数字化和智慧化。

  在砀山县的一号梨园园艺场基地核心区,67岁的朱世堂像往常一样打开了手机里的一个软件,轻轻一点,开始给梨园里的梨树进行灌溉。

  “通过梨园里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土壤的湿度等数据,并且可以远程控制梨园里不同区域的灌溉和施肥,这比以前可省事多了。”种了四十多年梨的朱世堂说,原来农民们都是人工浇灌,费时又费力。

  据砀山县农业农村局梨产业中心主任田娟介绍,这片占地240亩的智慧果园里安装了气象监测站、虫情监测站、土壤监测站等各种监测设备以及智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设备。

  “通过这些农业物联网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梨树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情况,大大提高了梨园的科学管理和智能管理水平。”田娟说,智慧化和绿色化正成为果园新的发展趋势。   从生产端到销售端,电商的迅速发展让一颗颗梨通过一根网线从梨园“去往”千家万户。截至2020年底,砀山县拥有电商企业2022家,10多万人从事电商物流等相关产业,年电商交易额超60亿元。

  43岁的王小辉是砀山县“电商大军”中的一员。2017年,返乡创业的王小辉开始尝试电商卖梨。从微商到平台电商,再到如今的直播卖货,王小辉和砀山县的农户们一直在电商的大潮中乘风破浪。

  “通过电商,解决了父辈们‘卖梨难’的问题。9月中旬我们开始进入销售旺季,每天的日发货量在一万单左右,售卖砀山酥梨5万多斤。”王小辉说,如今他的公司在各种平台开了将近20家电商店铺。

  在他看来,电商的形式不断在变,作为“新农人”,他们要做的就是不断跟进变化,不断创新,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得不断创新发展路径,围绕砀山梨打造产业链,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产品。”王小辉说。   中评社香港10月3日电/金秋十月,安徽省砀山县的梨园里,果农们正忙着给刚采摘的梨子贴上一张张专属二维码。只要轻轻一扫,就可以了解梨子的产地、生长过程等各种信息。

  “这相当于给每颗梨附上了一张‘电子身份证’,让梨子的来源清晰可见。”安徽鲜果时光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武研彦说,这样的技术正被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户所接受。

  据新华社报道,砀山县,以盛产酥梨闻名,被称为“中国梨都”,这里的酥梨栽培有2500余年历史。随着数字乡村的发展,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正成为农户手中的“新农具”,让一颗梨的生长更加数字化和智慧化。

  在砀山县的一号梨园园艺场基地核心区,67岁的朱世堂像往常一样打开了手机里的一个软件,轻轻一点,开始给梨园里的梨树进行灌溉。

  “通过梨园里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土壤的湿度等数据,并且可以远程控制梨园里不同区域的灌溉和施肥,这比以前可省事多了。”种了四十多年梨的朱世堂说,原来农民们都是人工浇灌,费时又费力。

  据砀山县农业农村局梨产业中心主任田娟介绍,这片占地240亩的智慧果园里安装了气象监测站、虫情监测站、土壤监测站等各种监测设备以及智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设备。

  “通过这些农业物联网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梨树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情况,大大提高了梨园的科学管理和智能管理水平。”田娟说,智慧化和绿色化正成为果园新的发展趋势。

箱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