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考核 “双控”急刹变“乱控”

  中评社北京10月2日电/据大公报报道,“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停电限电,此种情况将持续到2022年3月份,停电、停水变为常态。”9月26日,吉林省吉林市新北水务一则通知引发舆论关注。尽管官方随后删除并致歉称措词不当,但群众却并不买账。无独有偶,辽宁省甚至因突发限电发生交通瘫痪和煤气中毒事件,导致一些地方民怨沸腾。

  此外,南方一些省份为突击完成“能效双控”任务,对企业施行每周“开三停四”甚至“开二停五”的临时停产、削减产能措施。记者获悉,少数地区并未对高耗电企业有针对性限电,而是对工业片区“一断了之”。

  8月1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指出广东、福建、江苏等9省区能耗强度不降反升,为一级预警。

  但不少地方政府对因“双控”拉闸限电的说法予以否认。广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文胜26日表示,此轮错峰供电系需求增长供应不足,并不是因为能耗双控工作,广东不搞“一刀切”。

  财经学者杨飞认为,归根结底是地方相关部门没有做好工作安排。上半年放松“双控”,临近年底考核又层层加码。他指出,这种“一刀切”的限电停产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对绿色低碳转型应早谋划早行动,而不是等到年底“踩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