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武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砥砺前行
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武清区以坐不住、等不起的姿态,抓推介、抓攻关、抓落地,积极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十三五”期间,吸引北京企业1000多家;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武清区着眼高质量发展,再造传统产业,果断实施“腾笼换鸟”,从“地毯产业园”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从“自行车王国”到“科技谷”,一大批传统产业华丽转身,步入高质量发展行列。
“五大创新平台”播洒阳光雨露
在武清开发区一座银白色的小楼里,建有2000平方米的高等级GMP车间,以及全封闭的灭菌实验室和先进的生产线,科研生产设施一应俱全。这家企业便是业界鼎鼎有名的清华大学高科技企业──天津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拳头产品干细胞药品堪称攻克椎间盘退变、糖尿病等当今临床治疗难题的良药。
“GMP车间是药企所必需,但公司缺乏资金建不起来,特别感谢武清开发区及时提供了厂房,共同搭建了这个研发中试平台。”公司副经理于洪臣说,“落户时间并不长,但发展十分迅速,干细胞产品已占据国内市场重要份额。”
为吸引更多的北京高科技企业落户,武清区依托龙头企业、优势项目,搭建高端研发设计、公共小试中试、共享通用制造、市场营销及应用场景、投融资服务“五大创新平台”,企业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播洒阳光雨露。
武清区委书记戴东强说:“与来武清的投资者和落户的企业家们沟通交谈中,感到他们最关注、最需要的是政府能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公共服务。按照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武清区研究提出,用‘谷’的理念,逐步搭建企业创新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平台,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以生态集聚项目和人才,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京滨工业园博思特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这里已经搭建起京津智能制造加速中心公共开放平台。目前,平台吸引了赛普瑞特工业技术、MIXEL搅拌器、奥蒙德机械等6家首都优质项目落地发展。
建立创新创业联盟构筑千亿产业集群
2020年11月2日,天津市智能轨道交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在武清区成立。
据联盟秘书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很多北京智能轨道交通企业落户武清区,已集聚铁科院、北交控、哈威克等一批项目,呈现出集群化发展强劲态势。为加快建设智能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该联盟正式成立,共吸纳131家企业及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加入。
克伦斯(天津)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是受益者之一。
“着眼国际发展潮流,产业集群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十四五’末,武清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有望达到产值千亿级的规模。”武清开发区高端装备投促中心经理王玉说。
今年2月,武清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联盟成立。武清开发区健康产业招商部部长王永苹介绍说,该联盟由生物医药行业内前沿企业、高校院所组成,通过建立健康医疗产业发展战略协作平台,有效整合生物医药产业链产学研资源,加快推动医疗大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服务生物医药领域进程,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依靠该联盟,天津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围绕科技服务和医学健康两大领域,为科研院所、医院、医药研发企业、农业企业等提供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技术服务。
──依靠该联盟,华龛生物也与位于武清开发区的汉氏联合、金匙医学等企业共同构成了生物医药产业链。
……
武清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未来可期。截至2020年年底,仅武清开发区已聚集以生物医药为核心的健康产业企业150多家,预计到2025年,将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借重北京资源优势
传统产业华丽转身
京东商城、唯品会、酒仙网……这些知名互联网企业,现如今都聚集在了一个园区──位于武清区崔黄口镇的天津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园区依靠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优质的服务环境等,已吸引大批北京互联网企业前来落户。
崔黄口镇地毯生产历史悠久,2009年8月依托地毯产业成立了“地毯产业园”。2012年,园区首次“触电”,引入全国最大的“名品折扣”电商平台唯品会,正式开启电商转型之路。2014年,经市政府批准,地毯产业园正式更名为电商园,明确以电子商务、互联网科技、文化创意为主导产业。
园区还发挥自身优势,让传统地毯销售触电上网,已建立网上PC端、无线端、微信端销售平台,并带动企业开展网上直播销售,传统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在武清区汊沽港镇,过去的“自行车王国产业园”华丽转身为“京津科技谷”,主导产业调整为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健康产业。2020年,园区实体企业达到138家,实现工业产值60亿元。这家园区跨越式发展背后的秘诀又是什么?
园区总经理毛学生告诉记者,秘诀就是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大机遇,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建立起北京科研院所等资源引入渠道,吸引一大批北京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落户。
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京津科技谷着力加大进京招商力度,同时实施24小时贴身保姆式服务措施,在企业项目申报、人才引进、通勤后勤服务等多个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2020年年底,来自北京的“京创激光”落户京津科技谷,将新建国内最先进、最具竞争力的激光智能装备、数控钣金装备研发生产基地,生产激光切割机、激光焊接机、激光切管机等,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钣金设备供应商。
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武清区以坐不住、等不起的姿态,抓推介、抓攻关、抓落地,积极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十三五”期间,吸引北京企业1000多家;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武清区着眼高质量发展,再造传统产业,果断实施“腾笼换鸟”,从“地毯产业园”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从“自行车王国”到“科技谷”,一大批传统产业华丽转身,步入高质量发展行列。
“五大创新平台”播洒阳光雨露
在武清开发区一座银白色的小楼里,建有2000平方米的高等级GMP车间,以及全封闭的灭菌实验室和先进的生产线,科研生产设施一应俱全。这家企业便是业界鼎鼎有名的清华大学高科技企业──天津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拳头产品干细胞药品堪称攻克椎间盘退变、糖尿病等当今临床治疗难题的良药。
“GMP车间是药企所必需,但公司缺乏资金建不起来,特别感谢武清开发区及时提供了厂房,共同搭建了这个研发中试平台。”公司副经理于洪臣说,“落户时间并不长,但发展十分迅速,干细胞产品已占据国内市场重要份额。”
为吸引更多的北京高科技企业落户,武清区依托龙头企业、优势项目,搭建高端研发设计、公共小试中试、共享通用制造、市场营销及应用场景、投融资服务“五大创新平台”,企业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播洒阳光雨露。
武清区委书记戴东强说:“与来武清的投资者和落户的企业家们沟通交谈中,感到他们最关注、最需要的是政府能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公共服务。按照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武清区研究提出,用‘谷’的理念,逐步搭建企业创新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平台,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以生态集聚项目和人才,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引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