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宗洸:台依赖天然气发电成本贵、风险高

新竹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特聘教授兼原子科学院长叶宗洸接受中评社访问。(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台北7月3日电(记者 张颖齐)美国促台湾、日本、韩国参加价值440亿美元的阿拉斯加大型加液化天然气计划。新竹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特聘教授兼原子科学院长叶宗洸向中评社表示,要拉逾千公里长的输送管,维护运营相当不容易,万一台海爆发战争,那么长的输台管线也易被锁定破坏,还是发展核电较稳。

  叶宗洸也指出,台湾过半民意赞成核电延役,南部缺电,却用台中火力全开发电,为了非核家园政策,供电吃紧,台电却偷偷让兴达机组3、4号运转,而“行政院”、“经济部”都还在粉饰太平。台电亏损已累计超过4500亿元新台币,台湾现行能源政策还要继续实施下去、去补台电的无底洞吗?希望赖清德政府能保留核电机组,重启、延役,并尊重8月23日的核三延役公投。

  美国阿拉斯加州计划与日、韩、台合作,投资价值约440亿美元的“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管线计划”,拟兴建一条约800英里(约1287公里)长的输送管,从北极圈以北的油田输送天然气至阿拉斯加南部,并在当地液化、运往亚洲。州长邓利维(Mike Dunleavy)指出,台湾未来拟向阿拉斯加采购600万吨的天然气,约占整个计划年产能的3成。据了解该输送管线目前预计2026年开工,并在2028年开始输送天然气;用于天然气液化和出口等相关厂房设施则预计2030年完工。

  叶宗洸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要台湾埋单阿拉斯加天然气管线,也说过愿意提供核能发电协助,而他认为阿拉斯加拉这个加液化天然气拉太长、维运不易,一旦两岸情势紧张,这天然气管线也很容易被锁定破坏目标,届时天然气的运输安全性都将造成严重威胁,也危及台湾的天然气能源发电,且这样的巨额,还都是全台湾人民埋单。

  叶宗洸,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核子工程博士,清华核子工程与科学研究所合聘教授、原子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工程与系统科学系暨研究所教授等。

  叶宗洸指出,购买、维运成本都是全民负担,且风险太大,为何政府还要执行这个计划?拉那么长的阿拉斯加拉管线,在台海危机时也相当难以避险;另外用LNG液化天然气载运船运输,在对岸围岛封锁时,也不利于船只入港。   他说,他也不支持目前政府整体能源政策朝向将天然气发电占比往50%发展,因即便是用LNG船输台,万一对岸围岛封锁台湾,台湾现阶段天然气储备量只能撑7到11天,而现在天然气接收站都没盖好,盖好了也顶多撑14天,呼吁政府要认真思考能源转型,不要只为了达到非核家园,就忽视能源安全威胁。

  叶宗洸说明,若核电延役、发展核电,即便台湾被围岛,也可撑18至36个月的安全存量,核电的供电不如天然气发电那般容易被影响。即便是俄乌战争,可发现俄罗斯破坏了乌克兰许多发电设施,但就不敢攻击乌克兰的最大核电厂,因《国际公约》有写明不得攻击邻国的核能发电设施,若俄罗斯攻击,会产生辐射泄漏,也会直接影响到俄罗斯自己,所以乌克兰即便战时,仍有核电供电。

  谈到台湾能源政策,叶宗洸指出,民进党政府不使用核电、而提倡再生能源,背后可能就是有利益关系,比如高雄大树区和山光电太阳能系统发电设施违规在不可开发区施工酿水土流争议,一度光电将近可赚5块钱新台币,却要牺牲当地居民生命。请民进党政府赶快改弦易张,AIT美国在台协会都说台湾有核电需求都可协助,台湾却每天像走钢索般、面临跳电,能源安全都无法维持,要怎确保“国安”?

  他还说,核电一年可产400亿度电,再生能源政策9年了,直到去年仍只有133亿度电,再生能源政策开发严重落后,台湾已进入火力发电家园,风电、太阳能、光电都达不到目标,今年已不可能用再生能源弥补核电除役的洞,无碳电力占比低,对企业也是冲击很大,台湾是出口导向“国家”,台湾无碳电力占比1成5都不到,加上欧盟明年还要实施边境碳税,台湾被课税将影响企业竞争力。

新竹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特聘教授兼原子科学院长叶宗洸接受中评社访问。(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台北7月3日电(记者 张颖齐)美国促台湾、日本、韩国参加价值440亿美元的阿拉斯加大型加液化天然气计划。新竹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特聘教授兼原子科学院长叶宗洸向中评社表示,要拉逾千公里长的输送管,维护运营相当不容易,万一台海爆发战争,那么长的输台管线也易被锁定破坏,还是发展核电较稳。

  叶宗洸也指出,台湾过半民意赞成核电延役,南部缺电,却用台中火力全开发电,为了非核家园政策,供电吃紧,台电却偷偷让兴达机组3、4号运转,而“行政院”、“经济部”都还在粉饰太平。台电亏损已累计超过4500亿元新台币,台湾现行能源政策还要继续实施下去、去补台电的无底洞吗?希望赖清德政府能保留核电机组,重启、延役,并尊重8月23日的核三延役公投。

  美国阿拉斯加州计划与日、韩、台合作,投资价值约440亿美元的“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管线计划”,拟兴建一条约800英里(约1287公里)长的输送管,从北极圈以北的油田输送天然气至阿拉斯加南部,并在当地液化、运往亚洲。州长邓利维(Mike Dunleavy)指出,台湾未来拟向阿拉斯加采购600万吨的天然气,约占整个计划年产能的3成。据了解该输送管线目前预计2026年开工,并在2028年开始输送天然气;用于天然气液化和出口等相关厂房设施则预计2030年完工。

  叶宗洸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要台湾埋单阿拉斯加天然气管线,也说过愿意提供核能发电协助,而他认为阿拉斯加拉这个加液化天然气拉太长、维运不易,一旦两岸情势紧张,这天然气管线也很容易被锁定破坏目标,届时天然气的运输安全性都将造成严重威胁,也危及台湾的天然气能源发电,且这样的巨额,还都是全台湾人民埋单。

  叶宗洸,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核子工程博士,清华核子工程与科学研究所合聘教授、原子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工程与系统科学系暨研究所教授等。

  叶宗洸指出,购买、维运成本都是全民负担,且风险太大,为何政府还要执行这个计划?拉那么长的阿拉斯加拉管线,在台海危机时也相当难以避险;另外用LNG液化天然气载运船运输,在对岸围岛封锁时,也不利于船只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