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工程如何助力脱贫?阜南县长答问
中评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海涵)安徽省阜南县县长李云川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定点帮扶下,阜南这几年结合着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过程中推广优粮工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下一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通过我们前些年的实践,有必要对优粮工程进一步抓深抓实。
有记者提问说,阜南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去年脱贫摘帽,请问优质粮食工程是如何助力阜南县脱贫摘帽的。下一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上还将采取那些措施。
李云川表示,阜南县是一个人口大县,也是农业大县,地处黄淮海平原,位于安徽西北部,人口是174万,其中农业人口达到139万,耕地面积有170万亩。我们原来农业的生产方式是比较粗放的,也就是说传统农业种原粮、储原粮、卖原粮,导致农民的收入,亩产、质量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定点帮扶下,我们这几年结合着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过程中推广优粮工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是依托龙头企业去开展“五优联动”。我们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帮助下,对接了中化农业、中粮贸易,通过“示范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农户包括贫困户,通过这种品牌小麦的推广,实现优粮优种、优粮优产,同时也建设了好粮油直营店,实现了全过程的“五优联动”。
二是通过优质优价来增加农户收入。我们原来种的品种比较杂乱,田间管理模式也是比较粗放。通过引入这些农事服务中心,对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经过资源禀赋的分析,在我们这儿特别适合种植弱筋小麦,也就是软质的小麦,从原来一百多个品种中优选出六个品种进行示范带动推动。2018年的时候,我们示范种植了1.5万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9年扩展到30万亩,2020年持续稳定在35万亩左右。通过这样一个生产规模化组织、标准化的田间管理,可以使种植成本降低了60元左右,亩均增收200多元,这样使我们5万多农户直接收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三是在优质粮食工程助力脱贫攻坚过程中,注重延伸产业链,突出融合发展来实现“三链协同”。由于有了优质的粮源,我们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支持下,对接了中裕食品等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就地转化,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反哺源头种植,这样全过程提升农户的收入,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李云川说,下一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通过我们前些年的实践,有必要对优粮工程进一步抓深抓实。具体的措施,一方面要进一步积极拓展扩大优质粮源,除了现在稳定发展35万亩品牌小麦之外,大力推广高油酸花生种植。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打造。我们在阜南建设皖西北(阜南)粮食产业园,现在对接一些农产品的加工企业,下一步我们也会结合着我们拥有的这些农产品资源,进一步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加工企业,把价值链进一步提升和打造。最后,进一步加快推进当地农产品公共品牌的建设,依托“物阜南北”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将农产品的美誉度打造起来,同时把美誉度转化为价格优势,带动农户共同致富。
中评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海涵)安徽省阜南县县长李云川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定点帮扶下,阜南这几年结合着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过程中推广优粮工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下一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通过我们前些年的实践,有必要对优粮工程进一步抓深抓实。
有记者提问说,阜南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去年脱贫摘帽,请问优质粮食工程是如何助力阜南县脱贫摘帽的。下一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上还将采取那些措施。
李云川表示,阜南县是一个人口大县,也是农业大县,地处黄淮海平原,位于安徽西北部,人口是174万,其中农业人口达到139万,耕地面积有170万亩。我们原来农业的生产方式是比较粗放的,也就是说传统农业种原粮、储原粮、卖原粮,导致农民的收入,亩产、质量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定点帮扶下,我们这几年结合着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过程中推广优粮工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是依托龙头企业去开展“五优联动”。我们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帮助下,对接了中化农业、中粮贸易,通过“示范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农户包括贫困户,通过这种品牌小麦的推广,实现优粮优种、优粮优产,同时也建设了好粮油直营店,实现了全过程的“五优联动”。
二是通过优质优价来增加农户收入。我们原来种的品种比较杂乱,田间管理模式也是比较粗放。通过引入这些农事服务中心,对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经过资源禀赋的分析,在我们这儿特别适合种植弱筋小麦,也就是软质的小麦,从原来一百多个品种中优选出六个品种进行示范带动推动。2018年的时候,我们示范种植了1.5万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9年扩展到30万亩,2020年持续稳定在35万亩左右。通过这样一个生产规模化组织、标准化的田间管理,可以使种植成本降低了60元左右,亩均增收200多元,这样使我们5万多农户直接收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三是在优质粮食工程助力脱贫攻坚过程中,注重延伸产业链,突出融合发展来实现“三链协同”。由于有了优质的粮源,我们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支持下,对接了中裕食品等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就地转化,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反哺源头种植,这样全过程提升农户的收入,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李云川说,下一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通过我们前些年的实践,有必要对优粮工程进一步抓深抓实。具体的措施,一方面要进一步积极拓展扩大优质粮源,除了现在稳定发展35万亩品牌小麦之外,大力推广高油酸花生种植。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打造。我们在阜南建设皖西北(阜南)粮食产业园,现在对接一些农产品的加工企业,下一步我们也会结合着我们拥有的这些农产品资源,进一步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加工企业,把价值链进一步提升和打造。最后,进一步加快推进当地农产品公共品牌的建设,依托“物阜南北”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将农产品的美誉度打造起来,同时把美誉度转化为价格优势,带动农户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