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者黑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发布会现场,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碧伟为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授牌。
普者黑用30年完成华丽蜕变
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境内,景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景区属滇东南岩溶区,为发育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岩溶地貌,以“水上田园、彝家水乡、荷花世界、岩溶湿地、湖泊峰林、鱼鸟天堂”六大景观而着称,景区有孤峰、清流、幽洞、奇石的灵秀,又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神昀。景区内256个景点各具千秋,312座孤峰星罗棋布,83个溶洞千姿百态,54个湖泊相连贯通,4万亩野生荷花婀娜多姿,6万亩高原喀斯特湿地让人叹为观止,壮、苗、彝等少数民族风情绚丽多彩,被建设部专家誉为“世间罕见、国内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
“普者黑”是彝族语言,意为盛满鱼虾的湖泊。近年来,凭借自然生态的山水田园风光和景区周边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普者黑成为云南旅游界的一匹黑马,用近30年时间从一个旅游设施为零、籍籍无名的地方发展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过程中,为打造文山旅游品牌,提高普者黑景区及文山旅游的知名度,创建过程中,文山州级各部门协调联动,逐步完善普者黑景区周边的高铁站、机场等交通网络和以特色民宿为主的旅游服务体系,主动邀请景区评定专家组到现场跟踪指导,依据景区质量评定标准及规范,对标对表完善相关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及质量,使每一个项目、每一项设施都达到5A级景区的规范化和标准。
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汪玲表示,此次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全面提升了普者黑景区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景区功能得到全面提升。普者黑景区被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文山州旅游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对于提升文山旅游整体发展水平,助推文山州、云南省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旅游产业推动文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普者黑旅游景区的发展历程,是文山州旅游业发展的缩影。1992年,普者黑开始以旅游目的地身份进入游客的视线。这一年,文山州正式对外开放,全州旅游业发展自此起步。
“十三五”时期,文山州累计完成投资184.3亿元,重点推进了丘北普者黑5A级旅游景区创建,广南坝美世外桃源、麻栗坡英雄老山圣地、西畴国家石漠化(三光)公园4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普者黑阿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州拥有43家国家级旅游景区,在云南省排第二位。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旅游景区39家。
“文山州始终坚持正确发展方向,把文山旅游发展放到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和布局,深度融入国家和省的发展战略。”文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英杰说。
近年来,以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方向,文山州紧紧围绕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战略部署,把旅游产业作为“四大重点产业”之一来打造,实施一批特色小镇、主题公园、生态观光廊道和慢行系统、一批接待服务设施及旅游商品“五个一批”工程,着力打好历史文化牌、民族文化牌、节日文化牌、美食文化牌、红色文化牌、生态文化牌、名人文化牌“七张文化牌”,旅游产业发展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势头。
当下,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文山州的经济中占比越来越重,旅游产业已成为推动文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十三五”期间,文山州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4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08亿元,旅游产业累计带动2万余人脱贫,超额完成“十三五”旅游产业规划中“到 2020 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40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230 亿”目标任务的 145.8%和 163%,旅游业成为拉动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发布会现场,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碧伟为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授牌。
普者黑用30年完成华丽蜕变
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境内,景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景区属滇东南岩溶区,为发育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岩溶地貌,以“水上田园、彝家水乡、荷花世界、岩溶湿地、湖泊峰林、鱼鸟天堂”六大景观而着称,景区有孤峰、清流、幽洞、奇石的灵秀,又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神昀。景区内256个景点各具千秋,312座孤峰星罗棋布,83个溶洞千姿百态,54个湖泊相连贯通,4万亩野生荷花婀娜多姿,6万亩高原喀斯特湿地让人叹为观止,壮、苗、彝等少数民族风情绚丽多彩,被建设部专家誉为“世间罕见、国内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
“普者黑”是彝族语言,意为盛满鱼虾的湖泊。近年来,凭借自然生态的山水田园风光和景区周边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普者黑成为云南旅游界的一匹黑马,用近30年时间从一个旅游设施为零、籍籍无名的地方发展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