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委林倩绮:赖仅备战不避战 两岸和平难
中评社台北7月4日电(记者 张嘉文)针对两岸情势,中国国民党籍“立委”林倩绮今天在“立法院”“国是论坛”上表示,赖清德上任以来这一年多来的施政,无疑将两岸对抗导向更激烈、更不可逆的“战略脱钩”,备战虽是国家防卫的正当需求,但若领导人仅知备战、不知避战,两岸和平就不会是我们能长久依靠的假设前提。
林倩绮强调,民主和平理论向来主张,民主国家之间较不容易爆发战争,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与“和平”可以画上等号。美国正是一个显着的反例。自二战以来,美国以“民主”之名发动的军事行动遍及全球,从越南、伊拉克到利比亚,其对外武力介入的频率远高于其他体制的国家。因此,若我们将台海安全单方面寄托于民主阵营的道德想像,恐怕是政治上的危险投机。
“立法院”今天进行全院委员会,在会议召开前的“国是论坛”上,林倩绮针对两岸情势陷入愈来愈危险的局面,呼吁“赖政府”改变战略思考,做出以上表示。
林倩绮说,其中最大的问题正出于,“赖政府”不仅未曾以务实态度稳定两岸,反而以意识形态为引导,持续推动对中经贸脱钩、政治交流全面冻结,甚至在语言政策、文化定位与官方论述上刻意排除中国大陆因素,导致两岸连最基本的沟通机制都形同瘫痪。
在此情势下,大陆虽具高度责任,但林倩绮认为,执政者若毫无危机控管能力、无视和平沟通的基本必要,是否也同样加剧了冲突的可能性?这不是立场问题,而是治理责任的根本。
她强调,从“国防”预算连年激增、后备制度军事化,到兵役延长、全民防卫动员、军事科技全面加码,赖清德无疑是历任中最积极备战的一位。然而,问题在于,备战不该等同于扩张对抗。真正成熟的领导人,不会把“战争准备”当作政治表忠的手段,更不会将“国防”语言变成巩固内部支持的工具。
而中国大陆仍是台湾最大贸易顺差来源,林倩绮说,两岸供应链彼此高度依赖,若任由政府在不设替代机制的情况下强推脱钩,最终势必冲击本土产业,甚至反噬台湾经济安全。当战略界提倡“去风险”而非“全面脱钩”之际,“赖政府”却反其道而行,无疑是将台湾推向更大的外部压力。
林倩绮指出,战争不是突如其来的命运,而是政治选择的总和。战略吓阻不能没有,但缺乏政治缓冲与外交协商的单边备战,只会让我们愈来愈接近真正的冲突边缘。当家者若不设法为台海建立“安全护栏”,却只是一味诉诸军备与敌意,那么我们与炮火的距离,恐怕并不像许多人想像的那样遥远。
中评社台北7月4日电(记者 张嘉文)针对两岸情势,中国国民党籍“立委”林倩绮今天在“立法院”“国是论坛”上表示,赖清德上任以来这一年多来的施政,无疑将两岸对抗导向更激烈、更不可逆的“战略脱钩”,备战虽是国家防卫的正当需求,但若领导人仅知备战、不知避战,两岸和平就不会是我们能长久依靠的假设前提。
林倩绮强调,民主和平理论向来主张,民主国家之间较不容易爆发战争,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与“和平”可以画上等号。美国正是一个显着的反例。自二战以来,美国以“民主”之名发动的军事行动遍及全球,从越南、伊拉克到利比亚,其对外武力介入的频率远高于其他体制的国家。因此,若我们将台海安全单方面寄托于民主阵营的道德想像,恐怕是政治上的危险投机。
“立法院”今天进行全院委员会,在会议召开前的“国是论坛”上,林倩绮针对两岸情势陷入愈来愈危险的局面,呼吁“赖政府”改变战略思考,做出以上表示。
林倩绮说,其中最大的问题正出于,“赖政府”不仅未曾以务实态度稳定两岸,反而以意识形态为引导,持续推动对中经贸脱钩、政治交流全面冻结,甚至在语言政策、文化定位与官方论述上刻意排除中国大陆因素,导致两岸连最基本的沟通机制都形同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