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卡脖子难题?工人党员代表答中评

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新时期工人党员代表围绕“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中评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徐梦溪)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新时期工人党员代表围绕“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会上,中评社向代表问,中国目前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存在“卡脖子”问题,请问作为技术工人,同时也是一名党员,要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助力解决这些“卡脖子”难题?谢谢。

  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班组副班长陈亮表示作为技术工人,也是党员,所做的工作很简单,就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以我们公司和清华大学校企合作研发装备为例,清华大学团队,在2011年就把样机研制成功,但是性能不够稳定,始终就是不能产业化,他们经过反覆的排查分析,其根本原因就是出现在核心机构的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精度达不到。直到2014年,他们和我们公司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才迅速产业化,走向市场,使这个项目开花结果,落地生根。我们作为一线的技能型工人,就是要坚守自己的岗位,练就绝活,为研发工程师提供高精尖的核心部件,来助推研制成功,让我们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贡献我们产业工人应有的力量。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航空部件厂“薛莹班”荣誉班长薛莹认为,关键技术“卡脖子”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从我在生产一线从事装配操作工作多年,我也看到,目前在我们的领域中确实存在的“卡脖子”的问题。我们面对新技术、新工艺,我们航空人也是抱着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钻研学习实践。我想,这也是我们航空工业能够步入“20时代”,不断地去攻坚克难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也想请社会各界朋友们给予我们一如既往的信任和支持,中国产业工人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一刻也没有停歇。我们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我和在座的产业工人师傅们都有这样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