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全胜:台湾在美国眼中重要性下降

美国美利坚大学国家关系学院教授赵全胜(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 海涵)由中国人民大学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办的“澄海全球·名家对话”7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美国美利坚大学国家关系学院教授赵全胜受邀就“对台湾内外环境的分析与思考”发表主题演讲并同与会嘉宾互动交流,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主持是次对话。

  赵全胜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我们要认识到美国打“台湾牌”的长期性,美国在任何时候都会将“台湾牌”打足。同时,由于台湾在美国眼中的重要性已经下降,美国的“台湾牌”也在追求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台湾对美国也不放心,主要是因为美国方面不确定因素增加,台湾担心自己成为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和大国博弈的战场。

  赵全胜现任美国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和亚洲研究理事会主席,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及台湾大学客座教授。研究领域为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侧重亚太地区。

  谈及美国对华政策,赵全胜表示,自特朗普1.0开始,美国对华政策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角度三箭齐发。在政治上,通过“台湾旅行法”等各种涉台法案,旨在抬升台美关系;经济上,对华发动关税战、科技战,台湾也不能从中分离;军事上,南海不断出现中美两军军舰的对峙。而在特朗普2.0时代,美国对华政策推行长期博弈、寻求共存,而长期博弈的一个焦点就是台湾问题。

  赵全胜指出,美国打“台湾牌”成本低、收效大。美国动动腿、动动嘴,不用花太大成本就能把台海搅得惊涛骇浪,更是将“台湾牌”当作中美谈判的一张王牌。中国要认识到美国打“台湾牌”的长期性,美国在任何时候都会将“台湾牌”打足。

对话会现场(中评社 海涵摄)

  “台湾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赵全胜分析,在美国设想的“印太战略”中,美国是主帅、日本是副帅,希望能充分运用美日的政治、军事、经济实力,保持美国在亚太的领导地位,应对中国崛起。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在中国的周边布局,台湾在其中到底发挥何种作用?赵全胜表示,美国进行过多次关于台湾战略地位的激辩。特朗普曾经将自己椭圆形的办公桌比作大陆,而将一个圆珠笔的笔尖比作台湾,孰轻孰重非常清楚。此外,美国也有很多学者公开发表文章称“台湾并不重要”。

  “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大幅下降,美国是否还要打‘台湾牌’?”赵全胜认为,美国一定还会打“台湾牌”。他分析,在美国看来,“中国在挑战其全球领导力”,打“台湾牌”是美国制衡中国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美国不会轻易放弃,要把“台湾牌”用到极致。

  关于美国的台海政策,赵全胜表示,拜登时期是“从模糊到清晰”。拜登任内大概有四次被问及“要不要军事介入台海”,他希望在这一问题上清晰化,但美国国务院事后又做出纠正。特朗普时期,美国的台湾政策又回到模糊。赵全胜分析,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决策圈大致有三个派别:一是从战略安全角度考量;二是从经济领域考量;三是从全球领导地位角度考量。赵全胜指出,特朗普更加倾向于从经济角度考虑台湾问题。

  赵全胜谈到美国对台军售时指出,这其实也是对台施压,要求台湾自保。现在美国不断提高对台军售的档次,甚至直接派美军(海军陆战队)以“训练”名义入台。当年,邓小平与卡特谈判的时候,强调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条件是“断交、撤军、废约”。“撤军”是非常重要的,可见,美国现在的做法实际已经“跨越红线”。

  赵全胜分析了美国对台政策的“变”与“不变”。他展示了今年2月13号美国国务院发布的最新涉台声明,然后指出,美国基于“与台湾关系法”“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六项保证”的“一个中国”政策仍然是不变的,当然,美国对此会有各种解释。此外,美国也称关注台海和平稳定,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不支持“台独”。对此,赵全胜认为,美国事实上是不希望台湾刺激中国大陆动武。美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很难找到共识,但有一个在具体做法上的共识就是“避战”。在声明的最后,美国国务院称希望台湾问题能够以和平手段解决,同时是以两岸人民都可以接受的方式解决。赵全胜分析,台湾只有2300万人,大陆有14亿人。大陆的14亿人没有任何可能去接受一个“独立的台湾”,美国对这个大势还是很清楚的,并且在不断告诫台湾。过去,美国力量占压倒性优势的时候,有美国智库称“中美如果在台海交手,美国必胜”,当时就有美国学者明确提出,美国胜了之后就会看到被羞辱的、满怀悲愤的十几亿中国人民,他们还会不断地卷土重来、来了再战,成为美国长时间的噩梦。而现在,台海军事力量整个发生变化,中国大陆已经占据优势,局势十分清楚。因此,美国的“台湾牌”也要降低代价,无论是对台军售、还是鼓励台湾训练“巷战”等,都是出于这方面考量。   赵全胜指出,台湾对美国不放心,主要是因为美国方面不确定因素增加,台湾担心自己成为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和大国博弈的战场。对于大陆而言,和统是国策,非和平方式是底线。中国人民解放军绕岛军演,既是对美反制,也是对台警示;是一种威慑,也是为将来对台必要时刻的一种预演。

  赵全胜也谈到日本与台湾的关系。他表示,日本近年来加大了对台湾的拉拢力度,并同台湾以民间名义相互访问,并对一些机构进行更名、升格。此外,台湾年轻人在文化上更倾向于日本,日本也在花钱推动台湾对日本的研究。日本近来还在研究撤侨、备战。

  最后,赵全胜谈及几点观察。就岛内局势,他指出,岛内年轻一代相对务实,没有太多意识形态考量。岛内蓝绿内斗,“急独”和“急统”都不占上风,对下一步发展普遍持观望态度。民进党虽有“台独党纲”,但也有务实的一面,不是不可以沟通的。就两岸关系,赵全胜认为,两岸和平统一是终极目标,非和平方式是威慑手段,关键是民心。他表示,以经济文化融合来促统的政策整体上是见成效的,经济好处(例如扩大在大陆的就业机会)要多给年轻人。他还认为,如果一时不能恢复官方沟通渠道,则应积极开通民间渠道,切忌官方民间同时停摆。就国际因素,赵全胜表示,美国和日本仍然是台湾赖以在国际上生存的最大靠山。如果美国对台政策由积极利用转为消极克制(例如将台湾视为“麻烦制造者”或认为“台湾不重要”),则会有釜底抽薪之效。当前,岛内最担心的就是台湾成为美国的谈判筹码,被牺牲掉。

美国美利坚大学国家关系学院教授赵全胜(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 海涵)由中国人民大学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办的“澄海全球·名家对话”7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美国美利坚大学国家关系学院教授赵全胜受邀就“对台湾内外环境的分析与思考”发表主题演讲并同与会嘉宾互动交流,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主持是次对话。

  赵全胜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我们要认识到美国打“台湾牌”的长期性,美国在任何时候都会将“台湾牌”打足。同时,由于台湾在美国眼中的重要性已经下降,美国的“台湾牌”也在追求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台湾对美国也不放心,主要是因为美国方面不确定因素增加,台湾担心自己成为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和大国博弈的战场。

  赵全胜现任美国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和亚洲研究理事会主席,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及台湾大学客座教授。研究领域为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侧重亚太地区。

  谈及美国对华政策,赵全胜表示,自特朗普1.0开始,美国对华政策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角度三箭齐发。在政治上,通过“台湾旅行法”等各种涉台法案,旨在抬升台美关系;经济上,对华发动关税战、科技战,台湾也不能从中分离;军事上,南海不断出现中美两军军舰的对峙。而在特朗普2.0时代,美国对华政策推行长期博弈、寻求共存,而长期博弈的一个焦点就是台湾问题。

  赵全胜指出,美国打“台湾牌”成本低、收效大。美国动动腿、动动嘴,不用花太大成本就能把台海搅得惊涛骇浪,更是将“台湾牌”当作中美谈判的一张王牌。中国要认识到美国打“台湾牌”的长期性,美国在任何时候都会将“台湾牌”打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