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马带台青看“中华民族了不起”
中评社香港7月4日电(记者卢哲)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台湾青年于6月14日至27日赴福建、甘肃访问。一行人自6月21日抵甘肃省天水市参加公祭伏羲大典后,一路由东南往西北行进,沿河西走廊先后到访武威、张掖、嘉峪关、酒泉、敦煌等地,参访文化遗迹与科技设施。记者观察,马英九甘肃之行是带台湾青年行走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未来之中。诚如他在行程中所感叹——“中华民族真是了不起”,马英九带台湾青年从三个方面触摸、感受了“中华民族了不起”。
首先,是文化的了不起。
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在甘肃出席的首场活动,是21日在甘肃省天水市举行的2025(乙巳)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甘肃天水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故里,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天水伏羲庙,则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伏羲祭祀建筑,天水祭祀伏羲由来已久、世代传承。
马英九在出席伏羲大典之后说,带台青参与大典意义非凡。这不但是中华民族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优良传统,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年轻人体验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在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身上的深刻影响。马英九强调,大部分的台湾人对中华文化与民族认同,都有极其坚定的信念,这也是台湾人民美德的一部分。
26日,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活动在甘肃省敦煌市敦煌研究院举办,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出席。著名敦煌学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作主旨演讲,阐释敦煌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展示中华文化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希望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马英九在此间致辞时提到,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珍贵资产,也是根源,中华文化早已深植于台湾社会,任何的文化清洗都不会成功。中华文化是两岸无法切割的连接,也是最深的联系。弘扬中国文化,要追溯过往的历史,要在理解与尊重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思考如何让中华文化与当代的社会连接与世界接轨。
第二,是历史的了不起。
马英九率台湾青年22日参访了武威市的雷台汉墓、文庙;23日则在嘉峪关市参访了“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26日参观了位于敦煌的莫高窟。
武威市的雷台汉墓约建于东汉晚期,是著名国宝级文物、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又叫铜奔马)的出土地点。武威文庙则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成。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敦煌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
在这些拥有千百年历史的人文古迹之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足迹。台湾同学在受访时感叹:不管是天水的伏羲大典,到今天我们参观的莫高窟,如果为它下一个注解的话,我会说“莫道边城无故事,高悬丹壁映千秋”。她说,敦煌不仅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一个枢纽,“我还会说,当我亲自站在这些壁画前,我好像拿到一把通往过去的钥匙,让我能够打破时间的藩篱,去瞭解跨时代的故事。”
第三,是科技发展的了不起。
马英九率台湾青年24日参访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7日则到甘肃敦煌光电产业园区参观访问。马英九在酒泉参观时说,中华民族真是了不起;在载人航天发射场听取介绍时,马英九感叹“真的很雄伟”。
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接受采访说,大陆的航天技术已经“独步全球”,去年嫦娥六号探测器到达月球背面采样,这完成了人类的壮举。“同学们都觉得惊艶,一方面看到大陆有这样的航天技术的发展,觉得能够来看到许多、长了见识;另一方面也能够亲眼看到这些发射塔架,他们都感到非常兴奋。”
随行参访的台湾青年也对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留下深刻印象。他说:“在这样一片贫瘠的戈壁,阳光炽烈、条件恶劣,大陆却将这里转变为最适合发电的宝地。这种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化挑战为机遇的精神,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令人无比骄傲。”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并非普通参访团可随意参观。此次特别开放给马英九及台湾青年一行,正是台湾同胞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大陆可与广大台胞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与成果的体现。
笔者认为,马英九在甘肃的行程通过台湾同学在不同场合的感受分享,能看出此行给他们带来思考与影响。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活动上代表台湾学生发言的郑同学说:作为台湾青年来到大陆,我说话或许有口音,生活习惯也可能与大陆民众不同,但是当我站在黄河边、伏羲庙前、莫高窟里,可以感知其实两岸人民没有距离,因为我们的文化早已跨越海峡,连接彼此。虽然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也许还不够成熟,不够强大,但祈愿可以真诚透过一次次的两岸交流,把理解变成了连接,把文化变成共同的未来,共同守护弘扬传承光大中华文化。
润物细无声。正如萧旭岑所说,希望台湾青年们将此次行程见闻带回去,与岛内的同学、朋友分享。笔者相信,只要播撒希望的种子,待到春风起时,定能开出漫山遍野的花。
中评社香港7月4日电(记者卢哲)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台湾青年于6月14日至27日赴福建、甘肃访问。一行人自6月21日抵甘肃省天水市参加公祭伏羲大典后,一路由东南往西北行进,沿河西走廊先后到访武威、张掖、嘉峪关、酒泉、敦煌等地,参访文化遗迹与科技设施。记者观察,马英九甘肃之行是带台湾青年行走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未来之中。诚如他在行程中所感叹——“中华民族真是了不起”,马英九带台湾青年从三个方面触摸、感受了“中华民族了不起”。
首先,是文化的了不起。
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在甘肃出席的首场活动,是21日在甘肃省天水市举行的2025(乙巳)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甘肃天水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故里,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天水伏羲庙,则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伏羲祭祀建筑,天水祭祀伏羲由来已久、世代传承。
马英九在出席伏羲大典之后说,带台青参与大典意义非凡。这不但是中华民族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优良传统,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年轻人体验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在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身上的深刻影响。马英九强调,大部分的台湾人对中华文化与民族认同,都有极其坚定的信念,这也是台湾人民美德的一部分。
26日,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活动在甘肃省敦煌市敦煌研究院举办,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出席。著名敦煌学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作主旨演讲,阐释敦煌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展示中华文化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希望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