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署引入无人船系统 监测水塘水质
香港现时有17个水塘储水,水塘水质有时会受自然环境或突发事件影响,如天气变化令水藻过度生长等,导致水质出现变化。目前水务署的无人船“船队”,主要在香港面积最大的水塘──船湾淡水湖进行水质监测,遇紧急事故,可以即时作出应变。
水务署水务化验师邓浩维说,无人船系统由一个基站电脑及四艘电动无人船组成。每艘无人船均配置了水质分析装置,可监测温度、导电率、浑浊度、溶解氧、酸碱值、叶绿素-a及蓝绿藻;船舱的取样装置可直接将水抽进取样箱内;船上的卫星导航接收器,可令船只避开障碍物。
一天可监测12平方公里
四艘无人船由基站电脑远距离控制,包括预设航道,在指定位置进行水质监测和取样。收集到的水质数据,可即时传送至基站电脑进行分析,快速制成数据分布图,显示水质变化较大的区域,提示作出适当的跟进。
四艘无人船一天内可监测12平方公里的船湾淡水湖的不同部分,电池可连续运作三至四小时,即约11至14公里。但续航会受工作设定、风向及风力等因素影响。
与传统船只监测水质比较,无人船系统有多项优点。譬如,传统船只需由持牌船员驾驶,而无人船系统可由一般技术人员操作,且船身较小,可前往水塘较狭窄或浅水的位置,亦可结合水塘地形制作水质图像报告,更易掌握水质数据的分布和趋势。另外,无人船采用可再生能源,储存室外装有太阳能板发电系统,足够供应系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