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组长:以中国结果为基础在全球开展溯源
中评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徐梦溪)清华大学教授、联合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31日出席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中方专家组新闻发布会,期间表示,这次工作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溯源工作的完结。下一步,我们要以中国溯源这个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球以多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地开展溯源。
梁万年指出,这是一次出色的国际合作研究。由于事情过去一年了,我们现在在中国尤其在武汉,很多的生物样本、产品、环境可能都不存在留存样本了,因为当时早期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这种疾病,更不了解这个病毒,所以很多情况并不是把所有的样本都留存,我们都尽力去寻找。我记得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澳大利亚的一位专家就说了非常好的一句话,我们不能用现在对这个疾病病毒的认识,来回答早期的判断,比如这个样本就是个典型的情况。
另一方面,现在是回顾性的调查。当时人的记忆可能也存在一些差异或者是偏差。同时我们现在溯源所用的方法和技术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一些局限性。虽然存在这些问题,但是我们仍然认为,这份报告是非常有价值的,它是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包括对新冠肺炎病毒的研究,对疫情的研究,还是对其他新发传染病的研究,都是有价值的。这份报告也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我们作为联合专家组一直在说,我们是有信心,我们认为我们这个报告是基于现有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和证据,是经得起考验的。
梁万年表示,因为中国是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报告首个病例的首个报告国,所以在中国率先开展全球溯源的中国部分研究工作。当溯源工作是个持续性的工作,这次工作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溯源工作的完结。下一步,我们要以中国溯源这个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球以多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地开展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