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教育热点”感知民生温度
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教育才能回归本真,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立德树人的事业,绝不能被利益至上的逻辑牵着走。现实中,无论是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还是大搞教育商业化,或者是制造教育焦虑、抬高教育成本,都背离了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作为一门生意来经营,必然弊病丛生、贻害无穷。必须正本清源,聚焦人的健康成长,擦亮教育的民生底色,不断净化教育生态,还教育以本来面目。
守护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公平越有保障,社会上升渠道就越通畅,人们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就越坚定。促进教育公平,基础是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关键是公平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当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成长的舞台就会越来越宽广。
让孩子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最近,一名教育工作者说的一段话刷屏了:“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教育,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过程,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分数”远远不是成长的全部。打造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老师“教好”,学生“学好”,学校“管好”,家庭和社会“育好”,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就会越走越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