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变天 卢信吉:李在明务实外交美国关切

明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卢信吉。(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6月5日电(记者 方敬为)李在明就任韩国总统开启新政,台湾明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卢信吉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李在明选前曾以“戏谑”的方式回应台海议题,更曾说“对中国说谢谢,同时也对台湾说谢谢”展现其务实外交路线,换言之,李在明未来的对外ˊ政策会以韩国利益最大化为优先,不排斥与中国大陆往来,美国也会有所关切。

  卢信吉提到,可以发现,美国在韩国大选尘埃落定后,对李在明发出贺电,特别强调“美韩关系不会因政党轮替而改变”,除了是在对周边国家,例如主要竞争对手中国说,也是在提醒接续执政的李在明政府,因为一旦韩国的外交路线出现转向,就会影响到美国的印太战略乃至于东亚政策。

  卢信吉,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兴大学国际政治所助理教授、中兴大学日韩总和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兴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副执行长。研究专长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地缘政治与国际安全、外交政策、国际政治与两岸关系。

  第21届韩国总统大选6月3日落幕,投票率高达79.38%,创下自1997年以来之最高纪录,总投票人数约3498万803人。此次选举中,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以1728万7513票、49.42%的得票率胜出;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以41.15%的得票率屈居第二,得票数约1439万4600票;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则以8.34%的得票率获得约291万7400票。

  针对韩国执政党轮替后的区域形势影响,卢信吉表示,从这次韩国大选结果来看,李在明虽然以接近五成的票数获得胜利,但如果将金文洙与李俊锡二人合计的保守派票源拿出来对比,就会发现韩国国内进步派与保守派的支持度实际上是旗鼓相当的。

  卢信吉指出,若将金文洙与李俊锡两位保守派候选人的得票率合并,保守派的支持率便可与李在明领军的主要进步派匹敌,显示韩国选民的政治倾向并不如部分观察者想像中那般倾向单边,而是呈现五五拉锯。自上届选举李在明仅以些微差距落败给尹锡悦以来,韩国的政治光谱已发生微妙却深刻的变化,保守派与进步派的势力对比正逐渐趋于平衡,彼此都不能轻忽对方的力量。因此李在明的外交政策也不太可能出现重大转向。

  他认为,虽然李在明胜出,选民的核心诉求却并非单纯的保守或进步对决,所以李在明的外交政策或许会有别于尹锡悦,可是面对政治光谱的五五拉锯,仍得设法取得平衡。

  卢信吉提到,李在明在选前针对台湾问题的发言,许多人对其“戏谑”式的回答颇感惊讶。当媒体问及若台湾遭遇政治或军事危机,韩国是否会伸出援手时,李在明曾以“等外星人入侵地球再说”的幽默回应,引发海内外相当大的关注。

  卢信吉认为,李在明之所以使用这种戏谑的口吻,背后是为了拉近与选民之间的距离,减轻紧张气氛,同时表达对于该问题发生机率的实际看法,在李在明眼里,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发生冲突,最终波及韩国的可能性极其渺小。因此,才以轻松的方式化解尴尬。

  倘若撇开戏谑的成分,卢信吉指出,从另一段李在明的务实外交的论述更能看出他对台韩关系的真实态度。李在明曾公开表示,“我们只要对中国说谢谢,同一时间也对台湾说谢谢就好了。”这一句话反映了其“务实外交”的核心思维,在国际舞台上,谈判对象与互动伙伴并非一成不变,关键在于“谁能为韩国带来更多国家利益与安全保障。”

  他说,对李在明而言,中国与台湾都不是必须在对立中选择的对象,而是能同时在外交天平上衡量的伙伴。换言之,若中国大陆能在经济层面拉动韩国贸易与投资,而台湾则能在科技与半导体产业链中为韩国提供支持,那么李在明便愿意同时维系与这两方的良好互动。

  因此,卢信吉表示,未来在李在明就任后,在大陆与台湾之间如何寻找平衡,将是其务实外交的试金石。李在明提出的“对中国说谢谢,对台湾也说谢谢”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要在日后评估两岸关系变化之时,衡量哪一方对韩国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效益更大,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权衡与调整。

  至于美韩关系方面,卢信吉指出,这次选举结果揭晓后,美方便立即以贺电表达对李在明胜选的祝贺,并重申“美韩同盟的稳定性不会因政党轮替而改变”,某种程度透露出美国的关切,由于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韩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是美军驻军的重要基地,也是区域安全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假如因为政权更迭,韩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出现转向,对美国的战略部署将会构成挑战。

  卢信吉研判,李在明身为一位主张“务实外交”的政治人物,深知维护韩美同盟的重要性,因此即便当选后,也不太可能在根本方向上摆脱与美国的紧密连结。只是美国仍然会有危机意识,所以在第一时间发出贺电,并提醒周遭国家,尤其是主要竞争对手中国,“韩美同盟依旧稳固”,可是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在提醒李在明政府。

明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卢信吉。(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6月5日电(记者 方敬为)李在明就任韩国总统开启新政,台湾明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卢信吉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李在明选前曾以“戏谑”的方式回应台海议题,更曾说“对中国说谢谢,同时也对台湾说谢谢”展现其务实外交路线,换言之,李在明未来的对外ˊ政策会以韩国利益最大化为优先,不排斥与中国大陆往来,美国也会有所关切。

  卢信吉提到,可以发现,美国在韩国大选尘埃落定后,对李在明发出贺电,特别强调“美韩关系不会因政党轮替而改变”,除了是在对周边国家,例如主要竞争对手中国说,也是在提醒接续执政的李在明政府,因为一旦韩国的外交路线出现转向,就会影响到美国的印太战略乃至于东亚政策。

  卢信吉,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兴大学国际政治所助理教授、中兴大学日韩总和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兴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副执行长。研究专长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地缘政治与国际安全、外交政策、国际政治与两岸关系。

  第21届韩国总统大选6月3日落幕,投票率高达79.38%,创下自1997年以来之最高纪录,总投票人数约3498万803人。此次选举中,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以1728万7513票、49.42%的得票率胜出;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以41.15%的得票率屈居第二,得票数约1439万4600票;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则以8.34%的得票率获得约291万7400票。

  针对韩国执政党轮替后的区域形势影响,卢信吉表示,从这次韩国大选结果来看,李在明虽然以接近五成的票数获得胜利,但如果将金文洙与李俊锡二人合计的保守派票源拿出来对比,就会发现韩国国内进步派与保守派的支持度实际上是旗鼓相当的。

  卢信吉指出,若将金文洙与李俊锡两位保守派候选人的得票率合并,保守派的支持率便可与李在明领军的主要进步派匹敌,显示韩国选民的政治倾向并不如部分观察者想像中那般倾向单边,而是呈现五五拉锯。自上届选举李在明仅以些微差距落败给尹锡悦以来,韩国的政治光谱已发生微妙却深刻的变化,保守派与进步派的势力对比正逐渐趋于平衡,彼此都不能轻忽对方的力量。因此李在明的外交政策也不太可能出现重大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