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又达协议?特朗普再夸海口惹疑虑
中评社华盛顿6月11日电(记者余东晖)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伦敦会谈结束之际,特朗普又开始夸海口,秀“胜利”。不过他遭到美国商界和学界的广泛质疑--美中贸易僵局是否真的这么快就打破了?
美东时间11日上午8点刚过,特朗普在其“真相社交”平台上发帖:“我们与中国的协议已达成,最终需经习主席和我批准。所有磁铁及所有必要稀土元素将由中国预先供应。同样,我们将向中国提供已同意的东西,包括中国学生使用我们高校的资源(我一直对此非常满意!)。我们总共征收55%的关税,中国征收10%的关税。关系非常好!感谢您对此事的关注!”
如果特朗普恼火或兴奋,或者觉得某事重要,他就会用全大写英文发帖。此次也不例外。但是特朗普急于显摆“又赢了”的洋洋得意很快引来广泛质疑。
首先,5月中旬日内瓦会谈达成共识,特朗普称为“达成协议”,此番伦敦会谈,特朗普再称“达成协议”,被多家美国媒体嘲讽。
CNN发表题为“特朗普的对华‘休战’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的文章写道:美国终于与中国达成了贸易议--“再次”。在一场激烈的口水战升级为针锋相对的关键出口限制之后,美国和中国官员本周在英国举行会晤,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找到一种方法来达成一个月前在日内瓦达成的协议。
POLITICO发表题为“特朗普与中国的最新贸易‘协议’凸显了美国的关键劣势”的文章指出,特朗普在两个月内第二次宣称与中国达成了“协议”。但有一个问题:这基本上与两国上个月达成的协议相同。“握手协议”的初步内容凸显了特朗普政府在与北京的贸易谈判中距离实现其更大目标还有多远。
其次,特朗普宣称中国将“预先供应所有磁铁和稀土”,而他只是用他本来就“很乐意”见到的中国学生在美留学来交换,却不提他授权贝森特以放松部分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作为谈判出价。
POLITICO报导指出,该“框架协议”的许多内容仍未得到落实。但浮现的细节表明,特朗普政府处于不利地位。尽管美国承诺对某些敏感产品对华出口做出更多让步,并重启中国学生签证,但北京方面仅重申了一个月前做出的承诺——解除对关键矿产的封锁。
报导说,事实证明,中国对这一“龙头”的控制,在任何针锋相对的贸易战中,都将成为最终的施压点。
《纽约时报》11日分析,在与美国进行的高风险贸易谈判中,中国一直在试图在如何运用其市场影响力方面取得平衡。中国控制着全球稀土金属和磁铁的供应,将之作为筹码。与此同时,北京知道,它不能过度施压华盛顿,以免美国感到被迫进行必要的长期投资,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两国周二在伦敦达成的一项明显妥协凸显了这种微妙的动态。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中国谈判代表已同意恢复向美国公司出口稀土。中国政府尚未证实这一消息。
报导指出,尚不清楚中国重启向美国出口稀土和磁铁的协议是否能有效确保美国工业获得所需的供应。中国稀土和磁铁供应的另一个潜在瓶颈是实施了两个月的出口许可证制度。
卢特尼克周二晚间对记者表示,美国近两个月来对中国实施的飞机零部件、半导体和软件等出口限制将“在他们批准(关键矿产)许可证后,以平衡的方式取消”。
曾于2019年至2021年担任美国贸易代表副助理的基尔克里斯(Emily Kilcrease)称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她表示,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美国会实施出口管制,因为事关国家安全,美国不会就此进行谈判。现在,特朗普给了中国一个机会,让他们在未来的每一次对话中卷土重来,在出口管制问题上向美国施压。
第三,特朗普声称美国对华总共征收55%关税,而中国只对美国征收10%。意外之意是他占了大便宜。这个帖子出来后,引发关注,媒体纷纷以此为题进行报导,以为伦敦会谈后,美方又新加了关税。
一位白宫官员随后解释,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55%的关税。其中包括10%的基准“对等”关税、20%的芬太尼关税以及25%的现有关税。白宫官员说,这个数字并不新鲜。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周三表示,尽管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贸易协议尚未最终达成,但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不会改变目前的水平。他告诉媒体,双方已经“达成了实施日内瓦共识的框架”,从而为日内瓦共识“增添了实质内容”。此次会谈“清理”了日内瓦协议。他说:“我们完全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一切都感觉很好。”
第四,特朗普再次炫耀他与中国领导人的关系。在稍后发出的帖子中,特朗普称:“习主席和我将密切合作,使中国向美国开放贸易。这对两国来说都是巨大的胜利!”
尽管达成了“框架”,但美国媒体指出,几乎没有迹象表明双方能够持久解决长期存在的贸易紧张局势。
CNN认为,双方急需这样的协议以缓解贸易战带来的紧张,但现实是美中两国的经贸僵局仍然存在。
一位接近白宫并与驻伦敦代表团保持联系的人士承认,最新一轮会谈取得的进展很小且具有试探性。“政府知道与中国达成的任何协议都一文不值,但他们至少可以尝试推动进展。这不是一项贸易协议。这是一个框架,还有很多细节有待谈判。”
多伦多FOREXLIVE首席货币分析师巴顿(Adam Button)说,中美达成某种协议是个好消息,特朗普也确实试图对其进行正面解读。但目前尚不清楚中美两国究竟走在哪条道路上,以及他们想要实现什么目标。特朗普暗示了这一点,称他希望扩大与中国的贸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美谈判带来的疑问多于答案。这个关税税率会持续下去吗?中美两国究竟在努力实现什么目标?关于中国的最终结论是,情况并没有变得更糟。
新泽西州普林斯顿PALEO LEON 董事总经理普拉文(John Praveen)说,最糟糕的情况可能已经过去了。双方都还能挽回点面子。从美国的角度来看,稀土问题是一件大事。他们达成了协议。问题是协议能否得到执行。他至少对市场来说可能是一种安慰。
新华社11日发布的稿子说,双方进行了坦诚、深入的对话,就各自关心的经贸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措施框架达成原则一致,就解决双方彼此经贸关切取得新进展。
中方牵头人何立峰副总理表示,本次会议是在两国元首今年6月5日战略共识指引下开展的一次重要磋商。中方对中美经贸问题的态度和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美在经贸领域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双方应通过平等对话、互利合作解决经贸分歧,中方对经贸磋商是有诚意的,也是有原则的。
何立峰指出,下一步,双方要按照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和要求,进一步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不断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中方重申,双方应相向而行,言必行、行必果,拿出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和切实履行共识的努力行动,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对话成果,继续保持沟通对话,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行稳致远,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中评社华盛顿6月11日电(记者余东晖)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伦敦会谈结束之际,特朗普又开始夸海口,秀“胜利”。不过他遭到美国商界和学界的广泛质疑--美中贸易僵局是否真的这么快就打破了?
美东时间11日上午8点刚过,特朗普在其“真相社交”平台上发帖:“我们与中国的协议已达成,最终需经习主席和我批准。所有磁铁及所有必要稀土元素将由中国预先供应。同样,我们将向中国提供已同意的东西,包括中国学生使用我们高校的资源(我一直对此非常满意!)。我们总共征收55%的关税,中国征收10%的关税。关系非常好!感谢您对此事的关注!”
如果特朗普恼火或兴奋,或者觉得某事重要,他就会用全大写英文发帖。此次也不例外。但是特朗普急于显摆“又赢了”的洋洋得意很快引来广泛质疑。
首先,5月中旬日内瓦会谈达成共识,特朗普称为“达成协议”,此番伦敦会谈,特朗普再称“达成协议”,被多家美国媒体嘲讽。
CNN发表题为“特朗普的对华‘休战’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的文章写道:美国终于与中国达成了贸易议--“再次”。在一场激烈的口水战升级为针锋相对的关键出口限制之后,美国和中国官员本周在英国举行会晤,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找到一种方法来达成一个月前在日内瓦达成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