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媒体同看老兵寻亲纪录片
中评社成都6月23日电(实习记者 许思悦)“难道我们没有母亲吗?我们也是中国人呐!”纪录片《日暮·归乡》中的这段话,让观影的两岸媒体人泪流满面。6月22日晚,2025“文化抗战川渝行”采访团在成都集体观看这部讲述抗战老兵命运的作品,片中个体的挣扎与时代的洪流,让两岸同胞共同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亲情的坚韧。
70多年前,200多万来自大陆多省的人去到中国台湾,其中军人近60万。这群老兵与亲人生离死别半个世纪,回家的信念在他们心中从未被磨灭。经过两年的寻找、探访和实地拍摄,影片以六位祖籍、背景、身份各不相同的台湾老兵为主人公,用真实镜头倾听台湾民众的真实心声。他们用自己一生的伤痛,铭记着中国一母同胞的血脉,诉说着“我要回大陆”的勇气和决心。片中老兵回忆:“我们没想过会老死在台湾……我想家,想妈妈,这辈子能不能回家不知道。”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尽了战争强加给普通人的命运转折。
影片特别呈现了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老兵们要求返乡探亲的社会运动。泛黄的家书特写令人泪目:“我家弟兄添了些变化,柳晨当爸爸了。”这些被政治阻隔数十年的家庭琐事,此刻成为最有力的亲情证明。
在映后交流中,来自台湾的“寻亲使者”何仙姑(本名何娜)分享了她帮助多位老兵寻亲的故事。这位四川嫁到台湾的媳妇,因在马路上听到乡音而开启寻亲之路。“我只是被英雄们选中的有缘人,”她含泪说,“能替他们把骨灰送回故乡,是我最大的荣幸。”
中评社成都6月23日电(实习记者 许思悦)“难道我们没有母亲吗?我们也是中国人呐!”纪录片《日暮·归乡》中的这段话,让观影的两岸媒体人泪流满面。6月22日晚,2025“文化抗战川渝行”采访团在成都集体观看这部讲述抗战老兵命运的作品,片中个体的挣扎与时代的洪流,让两岸同胞共同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亲情的坚韧。
70多年前,200多万来自大陆多省的人去到中国台湾,其中军人近60万。这群老兵与亲人生离死别半个世纪,回家的信念在他们心中从未被磨灭。经过两年的寻找、探访和实地拍摄,影片以六位祖籍、背景、身份各不相同的台湾老兵为主人公,用真实镜头倾听台湾民众的真实心声。他们用自己一生的伤痛,铭记着中国一母同胞的血脉,诉说着“我要回大陆”的勇气和决心。片中老兵回忆:“我们没想过会老死在台湾……我想家,想妈妈,这辈子能不能回家不知道。”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尽了战争强加给普通人的命运转折。
影片特别呈现了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老兵们要求返乡探亲的社会运动。泛黄的家书特写令人泪目:“我家弟兄添了些变化,柳晨当爸爸了。”这些被政治阻隔数十年的家庭琐事,此刻成为最有力的亲情证明。
在映后交流中,来自台湾的“寻亲使者”何仙姑(本名何娜)分享了她帮助多位老兵寻亲的故事。这位四川嫁到台湾的媳妇,因在马路上听到乡音而开启寻亲之路。“我只是被英雄们选中的有缘人,”她含泪说,“能替他们把骨灰送回故乡,是我最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