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两岸共祭伏羲 赓续文脉传承智慧

  中评社快评/6月21日,两岸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典礼分别在甘肃省天水市和台湾新北市举行。这是两岸连续第12年共同举行祭祀伏羲活动。马英九率大九学堂青年出席甘肃天水的公祭大典备受关注。

  伏羲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史记》中的三皇五帝之一,有“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之称。其开天辟地、肇启文明的功绩,成为两岸同胞血脉深处共同的文化基因密码。祭祀伏羲的深层意义,在于它以庄重的仪式感唤醒沉睡的民族集体记忆。马英九率台湾青年亲临天水,与大陆同胞并肩而立,在击鼓鸣钟、恭读祭文、鞠躬敬祭的古老仪轨中,两岸青年共同经历了一场“灵魂的震撼”。这种源自文化血脉深处的共鸣,远比政治宣言更具穿透力。当台湾学子坦言感受到“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正是伏羲文化所承载的“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核心价值。

  这一跨越海峡的文化仪式,更是对现实政治分歧的有力弥合。在两岸关系复杂敏感的当下,共祭伏羲以其超越政治的文化高度,为双方搭建起一座“非政治化”的沟通桥梁。两岸共同主祭、同步直播的实践,彰显了文化认同的坚韧力量。

  两岸共祭伏羲的袅袅香火,不仅是对远古始祖的追思,更是对民族未来的期许。它昭示着一个朴素的真理:唯有守护好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筑牢文化认同的基石,两岸同胞才能真正实现心灵契合,携手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