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镜头:甘肃天水市的藉河风情
中评社天水6月21日电(记者卢哲)马英九率大九学堂青年赴大陆参访,21日将到甘肃天水出席“乙巳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这也是马首次赴陆祭拜伏羲,且有台湾青年同行,行程备受关注。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的天水市,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中评社记者20日抵达甘肃天水,沿着横贯天水的藉河略略漫步,感受这座被誉为“陇上江南”的城市的独特气质。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六盘山、陇中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交接处,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西秦岭横亘南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天水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1℃左右,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被誉为“陇上江南”。而此时6月中下旬的天水,正午温度也不过27、28度,穿一件薄长袖也十分舒适。
在午后温和的气温中,记者走到被称为“藉河风情线”的河边。藉河是黄河支流渭河的支流,发源于甘谷县北部秦岭北麓龙台山,由西向东流,横贯天水北部。从岸边的简介可以瞭解到,藉河风情线是天水藉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后的城市景点。据介绍,该工程是为塑造城市防汛体系,改善城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陇上最佳宜居环境城市而实施的城市重点项目,工程集生态、防洪、绿化、亮化、道路为一体,西起瀛池大桥,东至五里铺大桥,全长约7.2公里,分为蓄水区和绿地两部分。工程于2005年10月开工建设,2006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2017年7月一期工程向东续建完工。
走在这条“风情线”的河畔,可以感受到天水市民悠然的生活节奏。河对岸下课的中小学生们统一戴着显眼的黄色帽子,三三两两或步行或坐车过桥。十字路口上,交通十分忙碌,路中央有交警疏导交通。目光所及,藉河上的至少四座大桥风格各异,但共通点是桥边都盛开着繁茂的鲜花,十分热闹而富有生气。介绍说河畔种植各种植物花卉103种2万余株,形成春、夏、秋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绿化环境,同时路上还有各式雕塑16处,免费公厕14座。
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河畔一街之隔的小公园,有不少来“遛鸟”的市民。只见他们提着大大小小的鸟笼来到公园,找到心仪的树枝,挂上鸟笼,拉开遮笼布,立刻传出笼中鸟儿婉转悠扬的鸣叫,小小的公园里犹如演奏着交响乐,路人在公园长椅休憩或是悠然经过,都显得十分惬意。
据资料介绍,“藉河”实际应写作“耤河”。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在印刷文本的铅字时代,人们书写和出版物(印刷品)都是使用“耤河”字样。但九十年代后期,由于电脑汉字数字化字库里没有“耤”字,给文字工作者造成不便。基于此,2001年1月天水市秦城区民政局申报天水市勘定行政区域界线领导小组审定同意后,将“耤”改为“藉”且读音“xī”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