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韦迪:台湾勿成为牛棚里待命的板凳乌克兰

陈韦迪

  中评社台北6月8日电(作者 陈韦迪)美中博弈从没断过,如今,欧洲人又打了美国人的脸,选择站队大陆,欧洲与中国放开相互交往,取消相互交往限制。

  中国与欧洲、东盟、海湾地区国家加上日、韩就能进行多边贸易,中国巨人已经站立起来,美国岂能撼动吗?

  世界局势变化正在提醒美国,中国不是伊拉克,亚洲也不是中东,人类的历史长河里,唯有和平互助,仁道为怀,一个国家才能走得长,走得远。美国现在要改变还来得及,千万不要在二十年后才懊悔,那时已经来不及了。

  越战教训,美国要他国打代理战争!但是,越战让美国学到教训,知道死几万美国子弟的事将危及政权,所以除了在背后谋划,由其他国代打的代理战争,似难找出更具渔翁得利的做法。

  当台湾选择成为别人渔翁得利的棋子时,别忘记,对于身处战争的人最切身问题,是一口饭吃,或者,多一口气,活着,少一口气,就死了。掌权者是否能够眞正感受及理解到战争的残忍、可怕性?   中国人的觉醒,和平二字非口号!反战应成两岸共同时代思潮,70余年来台湾大体是安全而繁荣的。政治精英应该警惕,战争容易和平难,不要轻易让灰色战术变成真正的战争,不要以为“抗中”牌可以帮台独们助选,就一再以语言大肆宣传占大陆的便宜,这绝对是极度危险讯号。

  更重要的是台湾人民,要认真思考如何用选票避免战争,确保安全与繁荣的未来;必须深刻反思当今局势动荡,“台独”就是引战,但两岸开战不可能成就“台独”,但是,必然会毁了宝岛台湾,莫让战争成台湾的国际代名词。

  切记!演习视同作战,台湾人民不能麻木或视而不见啊!更不能等到和平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与珍贵。

  当前台海紧张之下,台湾的国际间声量虽然暴增,但代价是可能变成乌克兰第二。

  美中之间可战可和,但民进党竟使台湾走上“台独”刺猬路线,却使台湾陷于只能战而不可能和的死地,逼使两岸问题不但不能和平解决,甚至不能和平发展。

  台湾成了一只饵,大陆是否会上钩?但饵自己必须先一直挂在钩上;而且,为了展示作为一只饵的忠贞,民进党政府以务实“台独”对美国呈上投名状,这正是美国转向青睐“台独”的原因!

  试问,这只饵钩究竟是钩住了大陆?还是钩住了台湾自己呢??

  难道!民进党真的决定要台湾人~为美国作一个永远在牛棚里待命的板凳乌克兰吗?   小布希政府曾称“台独”操作违反台湾的利益,但美国现在以双重吓阻已经歪斜失衡,公然纵容“台独”,正在作违反台湾利益之事,而可悲的民进党竟妄~以作为美国的在地协力者沾沾自豪,令人感到不安与忧虑!

  台湾人民实在不该走入战争剧本中而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两岸智慧的领导者必须尽力、尽快展开两岸对话,远离中美冲突漩涡,才是人民之福、民族之幸。

  台湾的政客们应认识清楚,台湾对大陆而言,是民族的宿命,是民族的尊严及复兴,会不惜以任何一切代价统一台湾,而美国只是把台湾当一颗棋子,用来与大陆讨价还价,当代价丰厚时,或面临毁灭的危险时,会随时把这颗棋子抛弃的,这个道理难道台湾政客们不明白吗?

  而台湾一直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卷入大国纷争的巨浪之中,为苍生着想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和平对话应该尽速着手,面对台海纷争,如今执政的民进党束手无策,在野的国民党又多所顾忌,唯有民间的力量来催化、推动,两岸必须开启大谈判时代,莫要犹豫迟疑,国际局势瞬息万变,或许战争正在悄悄而来!我们应该即刻恢复两岸对话,掌权者实在不该回避人民期待!

  中美对抗,争的是世界霸权地位,台湾对美国的唯一功能,就是扯中国的后腿。

  美国既不敢主动挑起战端,便只会拚命把台湾往火线推,冀望两岸擦枪走火好有机可乘,台湾成美国的战争代理者;另外一提的是~美国多次兵推,台湾都是极度危险的战地!两岸唯有促进~和平推,两岸和平才是中华民族与后代子孙的最大福祉。

  (作者:陈韦迪,台湾财团法人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副董事长)

陈韦迪

  中评社台北6月8日电(作者 陈韦迪)美中博弈从没断过,如今,欧洲人又打了美国人的脸,选择站队大陆,欧洲与中国放开相互交往,取消相互交往限制。

  中国与欧洲、东盟、海湾地区国家加上日、韩就能进行多边贸易,中国巨人已经站立起来,美国岂能撼动吗?

  世界局势变化正在提醒美国,中国不是伊拉克,亚洲也不是中东,人类的历史长河里,唯有和平互助,仁道为怀,一个国家才能走得长,走得远。美国现在要改变还来得及,千万不要在二十年后才懊悔,那时已经来不及了。

  越战教训,美国要他国打代理战争!但是,越战让美国学到教训,知道死几万美国子弟的事将危及政权,所以除了在背后谋划,由其他国代打的代理战争,似难找出更具渔翁得利的做法。

  当台湾选择成为别人渔翁得利的棋子时,别忘记,对于身处战争的人最切身问题,是一口饭吃,或者,多一口气,活着,少一口气,就死了。掌权者是否能够眞正感受及理解到战争的残忍、可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