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淮南:反对外汇存底当“主权基金”

彭淮南。(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5月22日电/赖清德宣示将成立“主权基金”,台“中央银行”前总裁彭淮南21日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成立“主权基金”“兹事体大”,他担任“央行”总裁时对此事一直抱持开放态度,“我从来没有挡”,但坚持一定要立专法、成立专责机构管理,且不能无偿拨用外汇存底,因新加坡淡马锡、挪威退休基金在金融海啸时,都曾出现大额亏损。若没有立专法,一定过不了“立法院”这关。

  台“中央银行”副总裁严宗大昨日在“立法院”答询时也说,“央行”反对“主权基金”从外汇存底无偿拨用,建议采用新加坡或韩国模式。

  《中国时报》报导,现年86岁的彭淮南2018年2月退休后,转任“央行”无给职荣誉顾问,这7年时间,从未针对政策发表看法,选在赖清德宣示将成立“主权基金”此刻提出建言,除了希望政府能少走冤枉路,还有对“外汇存底可能被挪用”的担忧。这是他花了一辈子所守护的,或许有情感上坚持,但更多的是实务上考量。

  彭淮南1998年2月接任“央行”总裁,时值亚洲金融危机,3个月后连发3道外汇禁令,最悍的就是禁止台湾境内的银行承作NDF业务,以应对索罗斯袭击。这是彭总裁上任后第一个重大政策,尽管当时质疑声浪不断,但确实让台湾全身而退,他也因此一战成名,被冠上“外汇杀手”封号。

  朝野讨论“主权基金”逾20年,始终是“只闻楼梯响”,但“赖政府”转为积极,赖清德在就职周年宣布,成立由政府主导的“主权基金”,打造政府级的投资平台,利用台湾产业优势、布局全球,投资国际市场,连结AI时代主要目标市场,可望拍板定案。   马英九、蔡英文2位主政时,虽有人倡议成立“主权基金”,但并未落实,一般认为是“卡”在“央行”。对此,彭淮南告诉媒体“我哪有反对!”他说,“央行”态度没变过,对成立“主权基金”态度开放,但坚决反对无偿拨用外汇存底,“外汇存底跟“主权基金”不一样,不能画等号”,也不该把“央行”反对外汇存底无偿拨用,简化为他个人或是“央行”反对成立“主权基金”。

  彭淮南表示,早期的“主权基金”都是由石油输出国家成立,在非产油国中,以新加坡的政府投资公司(GIC)及中国大陆的中国投资公司(CIC)为代表,但实际运作上,各国政府退休基金都算广义的“主权基金”,例如日本政府退休基金、挪威的政府退休基金。

  彭淮南说,“劳动部”成立后,劳保、劳退及国民年金委由“劳动部”操作,再加上“铨叙部”主管的退抚基金,总规模相当庞大,且有很大部分投资海外资产,虽无“主权基金”之名,但已有“主权基金”之实。如果要再成立“主权基金”,就是先立法,并由专业机构管理运作。

  彭淮南表示,成立“主权基金”兹事体大,他任内坚持要立专法,因“主权基金”的人事、预算及组织,均极具特殊性,以目前现行人事法规、公营事业管理法、预算法等,都无法因应其需求,且多数已开发国家都是以专法规范“主权基金”设立及运作,台湾在没有订立专法规范前,不宜贸然成立。

  彭淮南表示,“主权基金”追求报酬极大化,绝对不是毫无风险,2008年金融海啸发生时,全体“主权基金”亏损6000亿美元,其中,挪威的政府基金就亏损907亿美元,赔掉该基金四分之一。如果没立专法,一旦出现那么大的亏损,究竟要由谁负责?也无法回避“立法院”监督。

  至于“主权基金”钱从哪来?彭淮南说,“央行”提议由“财政部”发债、拨款或出资,这些都可以讨论,“但绝对不可以无偿拨用外汇存底”,因为外汇存底与“主权基金”的目的迥然不同,两者操作原则也不同,切勿将外汇存底以“主权基金”的方式操作。   彭淮南直言,成立“主权基金”就是要追求报酬、创造财富,但外汇存底是拿来挹注国际收支失衡的外汇需求,及维持外汇市场的秩序,这是完全不同的任务,外汇存底首重安全性与流动性,不宜承担高风险。

  彭淮南表示,只有承担的风险与具有的流动性一致下,资产报酬率的比较才有意义,“主权基金”承担较高风险,因此报酬率比较高,但不是永远都赚钱,尤其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往往无法全身而退,而遭受庞大损失,平时的高报酬率也会被抵销。

  彭淮南说,“央行”或许可以在评估安全性与流动性无虞下,将“很小部分”的外汇存底委由“主权基金”操作,但前提是要有专法。若无专法,不能随意动拨外汇存底,且这些钱也非“无偿”,受托机构仍须在专法的规范下,与“央行”厘清权利义务。

彭淮南。(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5月22日电/赖清德宣示将成立“主权基金”,台“中央银行”前总裁彭淮南21日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成立“主权基金”“兹事体大”,他担任“央行”总裁时对此事一直抱持开放态度,“我从来没有挡”,但坚持一定要立专法、成立专责机构管理,且不能无偿拨用外汇存底,因新加坡淡马锡、挪威退休基金在金融海啸时,都曾出现大额亏损。若没有立专法,一定过不了“立法院”这关。

  台“中央银行”副总裁严宗大昨日在“立法院”答询时也说,“央行”反对“主权基金”从外汇存底无偿拨用,建议采用新加坡或韩国模式。

  《中国时报》报导,现年86岁的彭淮南2018年2月退休后,转任“央行”无给职荣誉顾问,这7年时间,从未针对政策发表看法,选在赖清德宣示将成立“主权基金”此刻提出建言,除了希望政府能少走冤枉路,还有对“外汇存底可能被挪用”的担忧。这是他花了一辈子所守护的,或许有情感上坚持,但更多的是实务上考量。

  彭淮南1998年2月接任“央行”总裁,时值亚洲金融危机,3个月后连发3道外汇禁令,最悍的就是禁止台湾境内的银行承作NDF业务,以应对索罗斯袭击。这是彭总裁上任后第一个重大政策,尽管当时质疑声浪不断,但确实让台湾全身而退,他也因此一战成名,被冠上“外汇杀手”封号。

  朝野讨论“主权基金”逾20年,始终是“只闻楼梯响”,但“赖政府”转为积极,赖清德在就职周年宣布,成立由政府主导的“主权基金”,打造政府级的投资平台,利用台湾产业优势、布局全球,投资国际市场,连结AI时代主要目标市场,可望拍板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