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始终不可分割
中评社北京5月29日电(实习记者姜宜芃)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5月28日在京隆重开幕。本届峰会以深化两岸文化认同、共筑民族精神家园为主线,吸引两岸各界代表人士参与。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张政表示,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脉命脉,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已深深融入两岸同胞的精神基因。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诸子百家到经史子集,从故宫文物到敦煌壁画,每一处文化烙印都凝聚着民族智慧,承载着炎黄子孙的精神追求。这份文化传承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更在千年赓续中为民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纵览历史长河,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沧桑,中华文化始终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成为筑牢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内核。
他强调,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始终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两岸同胞在共同历史文化进程中缔造了深厚的文化联结:妈祖信仰自福建传播至台湾全境,成为跨越海峡的精神纽带;闽南语作为两岸共同乡音,承载着血浓于水的情感记忆;两岸亦共赏李杜诗篇,共聆梁祝绝响,共享守岁赏月等传统习俗。在台湾,无论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传世珍藏,台南赤崁楼的历史见证,还是遍布全岛的寺庙节庆,处处彰显着中华文化底蕴。以大陆城市命名的街道景观,更是两岸血脉相连的生动写照。这些共同记忆是任何势力都无法割断的精神纽带。
张政特别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更需要文化力量凝聚共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始终致力于推动文艺事业发展和两岸文化交流。去年首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成功举办以来,两岸文化界交流频繁,合作密切,又取得了很多可喜成果。两岸携手在文学、艺术、教育、学术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打造两岸文化融合发展平台;携手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共同让中华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辉。
“华夏薪火传千载,两岸同心筑未来。”致辞最后,张政表示,他希望以此次峰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两岸文化领域交流合作,彼此守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两岸共同的文化瑰宝。他坚信,在两岸文化界同仁的不懈努力下,两岸同胞的心灵必将更加契合,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必将更加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早日实现。
中评社北京5月29日电(实习记者姜宜芃)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5月28日在京隆重开幕。本届峰会以深化两岸文化认同、共筑民族精神家园为主线,吸引两岸各界代表人士参与。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张政表示,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脉命脉,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已深深融入两岸同胞的精神基因。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诸子百家到经史子集,从故宫文物到敦煌壁画,每一处文化烙印都凝聚着民族智慧,承载着炎黄子孙的精神追求。这份文化传承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更在千年赓续中为民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纵览历史长河,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沧桑,中华文化始终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成为筑牢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内核。
他强调,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始终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两岸同胞在共同历史文化进程中缔造了深厚的文化联结:妈祖信仰自福建传播至台湾全境,成为跨越海峡的精神纽带;闽南语作为两岸共同乡音,承载着血浓于水的情感记忆;两岸亦共赏李杜诗篇,共聆梁祝绝响,共享守岁赏月等传统习俗。在台湾,无论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传世珍藏,台南赤崁楼的历史见证,还是遍布全岛的寺庙节庆,处处彰显着中华文化底蕴。以大陆城市命名的街道景观,更是两岸血脉相连的生动写照。这些共同记忆是任何势力都无法割断的精神纽带。
张政特别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更需要文化力量凝聚共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始终致力于推动文艺事业发展和两岸文化交流。去年首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成功举办以来,两岸文化界交流频繁,合作密切,又取得了很多可喜成果。两岸携手在文学、艺术、教育、学术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打造两岸文化融合发展平台;携手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共同让中华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辉。
“华夏薪火传千载,两岸同心筑未来。”致辞最后,张政表示,他希望以此次峰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两岸文化领域交流合作,彼此守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两岸共同的文化瑰宝。他坚信,在两岸文化界同仁的不懈努力下,两岸同胞的心灵必将更加契合,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必将更加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