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美食:舌尖上的宝岛之旅

师傅手持厨具,耐心为现场排队的游客制作美味臭豆腐。(中评社 刘璐璐摄)

  中评社北京5月28日电(记者 刘璐璐)从台北士林夜市的炭火香气到九份山城的芋圆清甜,台湾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与创意,在街头巷尾编织出一幅活色生香的烟火画卷。中评社记者在5月27日来到由北京市大兴区举办的以“高兴洽洽GO”为主题的2025年京台美丽乡村系列活动开幕式,现场品味台湾美食的独特风味。

  经典传承:夜市里的“老味道” 

  台湾臭豆腐源自大陆,经不断改良而成。食用台湾臭豆腐时配上爽脆酸甜的泡菜,搭配蒜蓉辣酱,酸辣鲜香,也是台湾十分火热的美食。师傅手持厨具,耐心为现场排队的游客制作美味臭豆腐。

  大肠包小肠有炭烤糯米肠包裹香肠,淋上花生粉与酸菜,一口咬下碳水与肉香交织。该美食是台湾1990年代兴起的一种特殊小吃,以独特的搭配创造出奇妙的口感,迅速获得食客的喜爱。开幕式现场的摊位也是深受喜爱,游客纷纷排队购买。

  士林大香肠是台北士林夜市的标志性美食,甚可说是士林的名产,已有三十年历史的士林大香肠选用上等猪事腿肉,以恰到好处的火候炭烤,保证绝对肉质香弹、咬劲十足,搭配蒜片与秘制酱汁,成为游客必打卡的“排队王”。

  创意迸发:传统与潮流的碰撞

  源自香港的鸡蛋仔在台湾焕发新生,酥脆的鸡蛋仔外皮搭配绵软的冰淇淋,外酥里嫩,甜而不腻,入口即化。‌蛋仔冰激凌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香港‌。当时,一位名叫梁先生的商人偶然发现了一种制作糕点的新方法,即将鸡蛋液倒入特制的模具中烘烤而成。这种糕点因其形状酷似小鸡而得名“鸡蛋仔”‌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夜市的商家开始尝试将鸡蛋仔与冰激凌结合,创造出蛋仔冰激凌这一独特的美食组合。时至今日,该美食依旧风靡市场。

摊主制作大肠包小肠。(中评社 刘璐璐摄)

  章鱼小丸子,又名章鱼烧,素有皮酥肉嫩、味美价廉的特点。台湾的章鱼小丸子采用的是当地独特的制作方法和配方,色泽金黄、外皮焦脆、内里柔和、制作时鲜香四溢,制作出的章鱼小丸子圆滑饱满,光泽油亮,无裂口,长时放置不塌缩。现场购买的游客络绎不绝。

  旋风薯塔将整颗马铃薯螺旋切块加上秘制的调料炸至金黄,撒上椒盐或梅粉,口感酥脆,十分美味,颇受年轻人青睐。在台湾当地夜市,每个店每天都能销售500串以上。消费者被它的外观与味道所吸引,其造型独特,绝无仅有,因而成了绝妙的“打卡神器”。现场的旋风薯塔也是炙手可热,许多消费者手持旋风薯塔拍照留念。

  山城匠心:地域特色的美食

  九份芋圆源自于台湾新北市瑞芳区的九份,是一道以芋圆为主料制作的甜品。这种用芋头做成的传统甜品是纯手工的美食,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芋头的香甜,润滑的口感,芋圆搭配各种粗粮粉圆,加上红豆汤、仙草冻,软糯却富有弹性,口感细腻,色香味俱全。是喜好甜品的消费者不容错过的绝佳推荐。

  阿里山羊肉串选用阿里山放养山羊,炭火炙烤锁住肉汁,撒上孜然与辣椒粉,肉质鲜嫩无膻味。现场摊位摊主双手持待烤的羊肉串,热情的像消费者介绍其口感,吸引许多消费者前来尝试。

  台北香葱肉卷外层选用特级电宰猪肉,经过去油去筋的细心处理,内馅则选用来自宜兰三星葱,塞好塞满地卷入松阪肉中,一口咬下,外皮酥脆,内陷软嫩多汁,再加上三星葱的香气在口中爆开却不呛辣,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店家的独家秘制的酱也是一大特色,酸甜适中,衬托出肉卷美味的同时还兼顾健康,低胆固醇、低脂肪,吃起来安心又满足。

  台湾小吃不仅是味觉享受,更是历史与创新的交融。从臭豆腐的“本土化改良”到蛋仔冰淇淋的“跨界混搭”,从山城芋圆的手作温情到夜市烤串的烟火气,每一道美食都在讲述两岸文化的共融与碰撞。此次活动的举办也体现了两岸美食文化的交融与品鉴,这些舌尖上的故事,正以独特魅力吸引全球食客,让“台湾味道”成为世界认识这座岛屿的一扇窗口。

酥脆的鸡蛋仔外皮搭配绵软的冰淇淋,外酥里嫩,甜而不腻,入口即化。‌(中评社 刘璐璐摄)

摊主为顾客打包新出炉的章鱼小丸子。(中评社 刘璐璐摄)

绝妙的“打卡神器”——旋风薯塔。(中评社 刘璐璐摄)

师傅正在等待制作芋圆所用的冰沙。(中评社 刘璐璐摄)

现场摊位摊主双手持待烤的羊肉串,热情的像消费者介绍其口感。(中评社 刘璐璐摄)

点赞美味台北香葱肉卷。(中评社 刘璐璐摄)

师傅手持厨具,耐心为现场排队的游客制作美味臭豆腐。(中评社 刘璐璐摄)

  中评社北京5月28日电(记者 刘璐璐)从台北士林夜市的炭火香气到九份山城的芋圆清甜,台湾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与创意,在街头巷尾编织出一幅活色生香的烟火画卷。中评社记者在5月27日来到由北京市大兴区举办的以“高兴洽洽GO”为主题的2025年京台美丽乡村系列活动开幕式,现场品味台湾美食的独特风味。

  经典传承:夜市里的“老味道” 

  台湾臭豆腐源自大陆,经不断改良而成。食用台湾臭豆腐时配上爽脆酸甜的泡菜,搭配蒜蓉辣酱,酸辣鲜香,也是台湾十分火热的美食。师傅手持厨具,耐心为现场排队的游客制作美味臭豆腐。

  大肠包小肠有炭烤糯米肠包裹香肠,淋上花生粉与酸菜,一口咬下碳水与肉香交织。该美食是台湾1990年代兴起的一种特殊小吃,以独特的搭配创造出奇妙的口感,迅速获得食客的喜爱。开幕式现场的摊位也是深受喜爱,游客纷纷排队购买。

  士林大香肠是台北士林夜市的标志性美食,甚可说是士林的名产,已有三十年历史的士林大香肠选用上等猪事腿肉,以恰到好处的火候炭烤,保证绝对肉质香弹、咬劲十足,搭配蒜片与秘制酱汁,成为游客必打卡的“排队王”。

  创意迸发:传统与潮流的碰撞

  源自香港的鸡蛋仔在台湾焕发新生,酥脆的鸡蛋仔外皮搭配绵软的冰淇淋,外酥里嫩,甜而不腻,入口即化。‌蛋仔冰激凌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香港‌。当时,一位名叫梁先生的商人偶然发现了一种制作糕点的新方法,即将鸡蛋液倒入特制的模具中烘烤而成。这种糕点因其形状酷似小鸡而得名“鸡蛋仔”‌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夜市的商家开始尝试将鸡蛋仔与冰激凌结合,创造出蛋仔冰激凌这一独特的美食组合。时至今日,该美食依旧风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