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山:赖并购说背后可能有美方授意测风向

文化大学政治系兼任教授林忠山接受中评社访问。(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台北5月24日电(记者 张嘉文)针对赖清德的520就职周年谈话,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系兼任教授林忠山向中评社分析指出,赖清德演说对两岸几无着墨,显示在美方压力下刻意回避敏感议题,而其谈话逻辑跳跃、言辞虚浮,都显现是在对美国交卷的成份浓厚。其“并购说”背后可能有美方授意,实则测风向的假话。

  林忠山也提到,赖清德之前抛出的“并购说”,是从对美交易依赖模式,直接跳跃到触及和平统一的概念,背后恐有外力操作风向之疑,难以取信于人。

  林忠山为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曾任国民党“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现职包括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系兼任教授、中华泛蓝协会理事长与三民主义大同盟秘书长。

  赖清德20日发表执政周年谈话,全文只字未提“中国”二字,淡化两岸的相关议题,仅提及台湾面对“国安统战威胁”,并重申17项因应策略,呼吁民众团结抵抗分化。不过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他则称,台湾受到侵略者的胁迫,侵略者才是和平的破坏者。

  林忠山对此接受中评社访问时指出,按照惯例,赖清德对外的重要谈话稿件,美方往往会事先审阅。虽然偶有脱稿演出情形,但此次就职周年谈话,考量到美国总统特朗普正积极筹划与习近平会晤,并希望和中国在关税谈判达到效果,美方势必不愿赖清德制造两岸紧张,从而要求他“不惹事”,导致谈话中几乎未提两岸。

  林忠山说,这也让赖清德的谈话内容贫乏无新意,等于是搔不到痒处的避重就轻,加上赖自夸民主成就,却实施近似独裁的手段,“自欺欺人”四字对赖的谈话是最准确的形容。

  针对赖清德谈话中所谓的“韧性精神”与“全民防卫”,林忠山指出,实质上赖想谈的是巷战准备、物资配置、急救演练,这种战备言论与台湾社会的主流反战民意背道而驰。他指出,台湾社会具有生存上的韧性,但绝无“台独的韧性”,所以赖清德所讲的,都只是政治的自我感觉良好。

三民主义大同盟会址一隅。(中评社 张嘉文摄)

  林忠山特别指出,赖清德在就职谈话前,接受专访时突然提出的“并购说”,以大公司并小公司为喻,暗示两岸和平统一的可能,显然是一种策略性的“风向球”,背后可能有美方授意。他说,若非出于外部力量要求,赖清德不可能凭自身逻辑发展出此一说法。

  林忠山提到,当前的两岸与台美互动可分为五种模式,一是台美的战略伙伴模式,这是拜登政府时期典型形式;二是交易依赖,为特朗普偏好模式,即台湾大量军购、产业依赖美国,但美方会不会保护台湾,则视美方利益而定。

  林忠山说,第三是目前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比较偏向的“维持现状”,即维持两岸分治,反正两边就搁着,可以跟大陆有互动交流,但之间没有核心的政治对话,也不主动要和大陆更进一步的连接,维持现况走;第四则是马英九的“自主对话”模式,追求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建立军事互信、稳定互动,两岸慢慢去接轨融合;第五则是和平统一,寻求透过政治协商实现统一。

  林忠山强调,赖清德的并购说是从交易依赖直跳和平统一,是从最左边跳到最右边,中间完全没有铺陈,是非常奇怪的政策逻辑,也难以取信。这显然不是出自赖清德本身的战略思考,而是有外力要求他这样说,说穿了,就是测风向的假话。

  林忠山说,所以要判断赖清德意图,不能只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目前赖这些谈话,很多时候只是说给美国听的,是否真的执行,恐怕还有待观察。

文化大学政治系兼任教授林忠山接受中评社访问。(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台北5月24日电(记者 张嘉文)针对赖清德的520就职周年谈话,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系兼任教授林忠山向中评社分析指出,赖清德演说对两岸几无着墨,显示在美方压力下刻意回避敏感议题,而其谈话逻辑跳跃、言辞虚浮,都显现是在对美国交卷的成份浓厚。其“并购说”背后可能有美方授意,实则测风向的假话。

  林忠山也提到,赖清德之前抛出的“并购说”,是从对美交易依赖模式,直接跳跃到触及和平统一的概念,背后恐有外力操作风向之疑,难以取信于人。

  林忠山为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曾任国民党“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现职包括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系兼任教授、中华泛蓝协会理事长与三民主义大同盟秘书长。

  赖清德20日发表执政周年谈话,全文只字未提“中国”二字,淡化两岸的相关议题,仅提及台湾面对“国安统战威胁”,并重申17项因应策略,呼吁民众团结抵抗分化。不过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他则称,台湾受到侵略者的胁迫,侵略者才是和平的破坏者。

  林忠山对此接受中评社访问时指出,按照惯例,赖清德对外的重要谈话稿件,美方往往会事先审阅。虽然偶有脱稿演出情形,但此次就职周年谈话,考量到美国总统特朗普正积极筹划与习近平会晤,并希望和中国在关税谈判达到效果,美方势必不愿赖清德制造两岸紧张,从而要求他“不惹事”,导致谈话中几乎未提两岸。

  林忠山说,这也让赖清德的谈话内容贫乏无新意,等于是搔不到痒处的避重就轻,加上赖自夸民主成就,却实施近似独裁的手段,“自欺欺人”四字对赖的谈话是最准确的形容。

  针对赖清德谈话中所谓的“韧性精神”与“全民防卫”,林忠山指出,实质上赖想谈的是巷战准备、物资配置、急救演练,这种战备言论与台湾社会的主流反战民意背道而驰。他指出,台湾社会具有生存上的韧性,但绝无“台独的韧性”,所以赖清德所讲的,都只是政治的自我感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