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忆如:关税战加深各国对美的不信任感

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教授刘忆如。(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6月4日电(记者 方敬为)前“财政部长”、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教授刘忆如3日出席讲座活动,针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及目的性发表看法,她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发动关税战有4个目的,包括阻止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减少美国贸易逆差、促制造业回流美国、减轻财政赤字问题。

  刘忆如说,但从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1.0的演变趋势来看,很难达标,因为全球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高,加上特朗普的动作反而加深各方对美国的不信任感,削弱美元优势,甚至海外金融投资表现,美国的投资额度呈现下降趋势,欧洲、中国大陆反而上升。

  台湾上市柜公司协会、中台湾社团联合会、北威国际集团3日下午在台中举办“台湾领袖讲座”,以“关税战风暴:影响及因应”为题,邀请专家学者发表看法。

  刘忆如表示,特朗普对全球发动关税战有4个目的,分别是阻止或推迟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减少美国的全球贸易逆差、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进而减轻美国财政赤字以及通货膨胀等问题。

  刘忆如认为,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经验可以观察出端倪,当时中国因应美国贸易战,在对美课征关税方面与美国亦步亦趋,没有让步,到这次对等关税政策依然如。然而,从2018年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仍然超过美国。

  她指出,特朗普发动贸易战1.0,虽然对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有改善,可是对全球的贸易逆差却持续恶化,显示出,特朗普想藉关税战减少美国贸易逆差是无法达到的,因为贸易逆差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结构的结果,想解决美国长期的贸易逆差,必须从总体经济着手,因此特朗普才会进阶发动对等关税政策。

台湾领袖讲座在台中举行。(中评社 方敬为摄)

  美国能透过关税问题战胜中国吗?刘忆如说,很困难,因为美国除了本身对中国课征关税,还要设法说服其他国家加入对中国课关税,才会赢。但全球与中国有高度贸易依赖性,美国即便对外施压,也难以促使全球都与美国站队。此外,特朗普的政策也间接导致全球对美国的不信任感升高,这也会使得美国在对等关税政策的成效打折。

  根据调查,刘忆如指出,2025年下半年海外金融投资趋势,对美国的投资意向从上半年的83.3%,下降至44.9%;欧元区则从12.1%上升到23.3%;中国大陆也从16.3%上升至31.8%。特朗普要透过对等关税政策达到其目的,但实际上显然未符合预期。

  刘忆如说,藉由总体经济学基本公式可以看出,造成美国贸易逆差的原因很多,中国的贸易顺差只是其中一项,其余还有美国的民间消费、民间投资及政府支出等。目前美国实际情况是,国民储蓄加政府税收长期处于低位,导致入不敷出。

  此外,她提到,近期美债剧烈波动,未来若美元霸权地位持续动摇,将进一步加剧美国举债与财政压力。

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教授刘忆如。(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6月4日电(记者 方敬为)前“财政部长”、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教授刘忆如3日出席讲座活动,针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及目的性发表看法,她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发动关税战有4个目的,包括阻止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减少美国贸易逆差、促制造业回流美国、减轻财政赤字问题。

  刘忆如说,但从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1.0的演变趋势来看,很难达标,因为全球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高,加上特朗普的动作反而加深各方对美国的不信任感,削弱美元优势,甚至海外金融投资表现,美国的投资额度呈现下降趋势,欧洲、中国大陆反而上升。

  台湾上市柜公司协会、中台湾社团联合会、北威国际集团3日下午在台中举办“台湾领袖讲座”,以“关税战风暴:影响及因应”为题,邀请专家学者发表看法。

  刘忆如表示,特朗普对全球发动关税战有4个目的,分别是阻止或推迟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减少美国的全球贸易逆差、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进而减轻美国财政赤字以及通货膨胀等问题。

  刘忆如认为,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经验可以观察出端倪,当时中国因应美国贸易战,在对美课征关税方面与美国亦步亦趋,没有让步,到这次对等关税政策依然如。然而,从2018年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仍然超过美国。

  她指出,特朗普发动贸易战1.0,虽然对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有改善,可是对全球的贸易逆差却持续恶化,显示出,特朗普想藉关税战减少美国贸易逆差是无法达到的,因为贸易逆差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结构的结果,想解决美国长期的贸易逆差,必须从总体经济着手,因此特朗普才会进阶发动对等关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