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少凡:特朗普万物皆可交易 赖感焦虑

东海大学国际学院国际经营管理学位学程副教授高少凡。(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中5月21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赖清德520就职周年谈话内容淡化两岸议题,东海大学国际学院国际经营管理学位学程副教授高少凡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赖先是在520前夕抛出两岸“并购论”,并在就职周年谈话中,几乎未触及两岸议题,一改先前高唱“两国论”、敌对势力的尖锐态度,研判是受到中美关系变化影响,美方出手约束,也意味着台海形势确实险峻,所以必须低调。

  高少凡,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国际关系博士、觉行生命教育基金会董事,曾任东海大学国际长、东海大学国际学院筹备处主任、铭传大学国际长等职。研究领域包括中国与东协研究、东亚与东南亚区域研究、国际关系理论与实务。

  赖清德20日发表执政周年谈话,内容全文只字未提“中国”二字,淡化两岸的相关议题,仅提及台湾面对“国安统战威胁”,并重申17项因应策略,呼吁民众团结抵抗分化。

  高少凡表示,赖清德就职周年谈话聚焦经济面向,并抛出与在野党领袖会面,释出朝野和解的讯号。在两岸议题方面的着墨则较少,甚至是几乎未触及两岸议题,连“中国”、“两岸”等字眼都没出现,显然有刻意淡化的意图。

  他分析,赖的设定一方面当然与民调低迷有关,在520之前多家媒体与机构民调都显示,多数民众对赖清德一年来的执政感到不满,民调表现相当惨澹,所以赖清德从经济与朝野和解议题着手,企图扭转执政声势低迷的状态。

  此外,高少凡说,最近整个国际形势变化剧烈,尤其是中美在关税谈判的过程中,双方持续互动,关系趋缓,导致两岸议题格外敏感,尤其美国不乐见台湾成为中美关系的变数,所以赖清德避免触及两岸相关内容,当然是感受到程度上的压力,这当中,来自美国的约束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研判民进党政府或许也感受到,整体外部形势确实险峻,所以必须低调以对。   高少凡提到,可以观察出,赖先是在520前夕抛出两岸“并购论”,其18日受网路节目“敏迪选读”专访表示,“中国是比较大的公司,台湾是比较小的公司,如果说你要并购我的公司,要提条件”。相关言论,与过去赖清德定调大陆是“境外敌对势力”的宣示,出现高度落差,毕竟若按照先前赖清德强调“两岸互不隶属”,甚至是敌对关系的话,不应该有所谓“并购条件”的空间存在。

  他研判,赖清德的两岸论述之所以出现自我矛盾,显然是受到外力影响,除了有来自于美方的约束,也包括台海形势确实险峻,所以必须转向。赖的两岸并购论,正好接续在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抛出的“统一与和平”说之后,两者有相当的关连性。

  高少凡指出,特朗普在12日中美关税谈判达成初步共识后,公开发言称,“中国开放,对统一(Unification)与和平非常有利”,引发国际议论。要注意的是,虽然民进党政府一直对外强调,该说法并非指涉台海两岸关系,可是要知道,从来没有一任美国总统在提及与中国有关的事物时,公开说出Unification这个敏感字眼,相关讯号已非常强烈。

  他说,特朗普绝非天外飞来一笔而语出惊人,特朗普的决策圈里面有不少知中派,就以最具代表性的政府效率部长马斯克(Elon Musk)为例,马斯克早已不止一次讲到“一国两制”,甚至认为“台湾可以变成中国的特区”,对应到特朗普的言论,显然是有迹可循,而特朗普作为商人性格的领导人物,万物可交易,把台湾当作谈判筹码,也不令人意外。

  但是,高少凡说,对民进党“赖政府”而言,显然会因此感到焦虑,因为完全无法掌握特朗普打算做什么?同时面对两岸形势越区凶险,赖清德自然会担心,倘若届时失去美国这座靠山该怎么办?因此提出“两岸并购论”,呼应特朗普的“统一与和平”,讨好美国。同时赖清德也是将锅甩给中国大陆,因为根据其论调,并购是有条件的,北京方面要提条件,就是将和平与否的球抛给大陆承担。

东海大学国际学院国际经营管理学位学程副教授高少凡。(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中5月21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赖清德520就职周年谈话内容淡化两岸议题,东海大学国际学院国际经营管理学位学程副教授高少凡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赖先是在520前夕抛出两岸“并购论”,并在就职周年谈话中,几乎未触及两岸议题,一改先前高唱“两国论”、敌对势力的尖锐态度,研判是受到中美关系变化影响,美方出手约束,也意味着台海形势确实险峻,所以必须低调。

  高少凡,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国际关系博士、觉行生命教育基金会董事,曾任东海大学国际长、东海大学国际学院筹备处主任、铭传大学国际长等职。研究领域包括中国与东协研究、东亚与东南亚区域研究、国际关系理论与实务。

  赖清德20日发表执政周年谈话,内容全文只字未提“中国”二字,淡化两岸的相关议题,仅提及台湾面对“国安统战威胁”,并重申17项因应策略,呼吁民众团结抵抗分化。

  高少凡表示,赖清德就职周年谈话聚焦经济面向,并抛出与在野党领袖会面,释出朝野和解的讯号。在两岸议题方面的着墨则较少,甚至是几乎未触及两岸议题,连“中国”、“两岸”等字眼都没出现,显然有刻意淡化的意图。

  他分析,赖的设定一方面当然与民调低迷有关,在520之前多家媒体与机构民调都显示,多数民众对赖清德一年来的执政感到不满,民调表现相当惨澹,所以赖清德从经济与朝野和解议题着手,企图扭转执政声势低迷的状态。

  此外,高少凡说,最近整个国际形势变化剧烈,尤其是中美在关税谈判的过程中,双方持续互动,关系趋缓,导致两岸议题格外敏感,尤其美国不乐见台湾成为中美关系的变数,所以赖清德避免触及两岸相关内容,当然是感受到程度上的压力,这当中,来自美国的约束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研判民进党政府或许也感受到,整体外部形势确实险峻,所以必须低调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