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谈统一 李隆生:代表将台湾筹码化

台中科技大学国际贸易系教授李隆生。(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5月16日电(记者 方敬为)中美关税谈判达成初步共识,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称,“对统一(Unification)与和平非常有利”。台中科技大学国际贸易系教授李隆生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中美短时内促成关税调整,代表双方在经贸合作上都有迫切性,特朗普抛出“统一与和平”说,一定是判断符合美国利益,可望藉此进一步在中美贸易当中受惠,并反映出对特朗普而言,台湾的可利用价值减少了。

  李隆生,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美国康乃狄克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圣约翰科技大学商管学院院长、静宜大学国际企业学系主任等职。有中美三校博士、台湾三所高校六系系主任的特殊经历。

  特朗普的“统一与和平”说引发各界热议,李隆生认为,特朗普在中美关税谈判达成初步共识后,语出惊人,是刻意而为,从脉络来看,显然是有意藉此做为操作杠杆,进一步在中美贸易当中受惠,换言之,就是将台湾问题作为交易筹码的概念。

  李隆生说明,中美双方这次能够在短时内促成关税调整,显示出彼此在贸易需求上都有急迫性。美国方面,自从对中国课征高关税之后,中国制品暂停输入美国,但美国的进口商及零售通路,短期内找不到可替代管道,价格高还不是问题,最严重的是大缺货,有钱还买不到。

  他指出,美国许多日常用品,甚至是儿童玩具,绝大多数都是由中国制造,贸易商自中国采购进口,当中国产品的关税突破100%,基本上这些产品就不可能继续输入美国,时序即将进入下半年,过往此时,美国的贸易商、零售商就要开始准备年底包括感恩节、耶诞节等购物需求订单,但今年因为关税问题,所有厂商短期内找不到可替代的管道,届时很可能导致货架上空空如也,更别说严重的通膨问题。

  李隆生表示,以上问题攸关民生,当美国人的民怨上升,特朗普的执政就会遭遇挑战,所以特朗普必须尽早与中国达成协议,至少先让中国货还是能进得来,在往后90天内,暂时解决货架上的问题。当然,美国最终目标,其实仍是设法逐步的让中国产品被取代,目前能够争取时间就尽量争取。   中国大陆方面,李隆生表示,同样也是在争取时间,至少先过了难关再说,中国目前在做的就是设法市场转移、分散,最近积极与南方国家接触,同时强化对澳洲、欧洲、东亚区块加强贸易合作,同时做到产业转型、扩大内需,但这些同样需要时间去逐步推进。

  他提到,中国面对美国贸易市场忽然生变,经济损失不容小觑,所以中国暂时也不想与美国经贸脱勾,因为所要付出的成本太过高昂,但是中国确实追求“逐步脱勾”,因为特朗普的反覆不定,加上美国结合西方阵营围堵中国的力道有增无减,中国若能与美国在经贸脱勾,所造成的冲击就不会太过显着。尤其在美国近年来对中国采取的各种手段之下,中方对美国的贸易往来不会再心存幻想。

  李隆生说,在美国、中国都有暂时恢复贸易关系的需求下,特朗普谈到有助“统一与和平”,显然是希望能够“再接再厉”,从中国方面取得更多利益。

  他强调,美国对外的各种言行,出发点绝非为了其他对象,从来都是基于美国利益考量,换言之,特朗普认为相关言论,可望增加美国利益,特朗普说出口,等于暗示中国,美国可能在台湾问题有所让步,无非是想藉此在中美贸易关系中,进一步受惠。

  李隆生说,美国图自身利益的时候,该出卖谁就出卖谁,这是无庸置疑的,而当特朗普能轻易将“统一”搬上台面,代表美国判断,“台湾的可利用价值减少了。”从美国的角度来说,台湾有所谓的半导体优势,有台积电生产制造的重要晶片,所以美国需要台湾。于是特朗普上任,就开始促使台积电扩大赴美投资,再加上民进党政府百分百的配合,台湾的可利用价值早已全被美国掌握在手。

  当然,李隆生表示,台湾对美国而言一直是很好操作的杠杆,美国也不会轻易放弃打台湾牌,可是当特朗普已表现出“将台湾筹码化”的倾向时,都不能等闲视之。

台中科技大学国际贸易系教授李隆生。(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5月16日电(记者 方敬为)中美关税谈判达成初步共识,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称,“对统一(Unification)与和平非常有利”。台中科技大学国际贸易系教授李隆生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中美短时内促成关税调整,代表双方在经贸合作上都有迫切性,特朗普抛出“统一与和平”说,一定是判断符合美国利益,可望藉此进一步在中美贸易当中受惠,并反映出对特朗普而言,台湾的可利用价值减少了。

  李隆生,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美国康乃狄克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圣约翰科技大学商管学院院长、静宜大学国际企业学系主任等职。有中美三校博士、台湾三所高校六系系主任的特殊经历。

  特朗普的“统一与和平”说引发各界热议,李隆生认为,特朗普在中美关税谈判达成初步共识后,语出惊人,是刻意而为,从脉络来看,显然是有意藉此做为操作杠杆,进一步在中美贸易当中受惠,换言之,就是将台湾问题作为交易筹码的概念。

  李隆生说明,中美双方这次能够在短时内促成关税调整,显示出彼此在贸易需求上都有急迫性。美国方面,自从对中国课征高关税之后,中国制品暂停输入美国,但美国的进口商及零售通路,短期内找不到可替代管道,价格高还不是问题,最严重的是大缺货,有钱还买不到。

  他指出,美国许多日常用品,甚至是儿童玩具,绝大多数都是由中国制造,贸易商自中国采购进口,当中国产品的关税突破100%,基本上这些产品就不可能继续输入美国,时序即将进入下半年,过往此时,美国的贸易商、零售商就要开始准备年底包括感恩节、耶诞节等购物需求订单,但今年因为关税问题,所有厂商短期内找不到可替代的管道,届时很可能导致货架上空空如也,更别说严重的通膨问题。

  李隆生表示,以上问题攸关民生,当美国人的民怨上升,特朗普的执政就会遭遇挑战,所以特朗普必须尽早与中国达成协议,至少先让中国货还是能进得来,在往后90天内,暂时解决货架上的问题。当然,美国最终目标,其实仍是设法逐步的让中国产品被取代,目前能够争取时间就尽量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