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少数民族博物馆彰显大陆民族融合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锡伯族原居东北地区,乾隆年间清廷征调部分锡伯族西迁至新疆以充实当地。锡伯族总人口约为19.0万,多数居住在辽宁省(70.2%)和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辽宁锡伯族人口约有13.3万人,占全国锡伯族人口的70.2%,居全国第一位。在东北的沈阳、东港、开原、义县、 北镇、新民、凤城、 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呈现东(北)西(北)分居、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局面。20世纪80年代后,全国(主要是东北三省)锡伯族人口出现了猛增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过去报为满族和汉族的原锡伯族家庭都陆续更正为锡伯族。
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在满语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语言,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文是1947年在 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的。新疆的锡伯族至今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东北的锡伯族在语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同于汉族。
锡伯族历史源远流长。据记载,锡伯族发源于中国东北,早期活动在大兴安岭一带,后逐步南迁。明末清初,隶属于科尔沁蒙古。康熙三十一年(1692),清政府将锡伯人从科尔沁蒙古属下悉数抽出,编入满洲上三旗,分驻齐齐哈尔、伯都讷和吉林乌拉。康熙三十八年至康熙四十年(1699-1701),这些锡伯人又被南迁至京师和盛京(现沈阳市)驻防。乾隆二十九年(1764),清政府从盛京及其所属诸城抽调部分锡伯官兵西迁至新疆伊犁驻防屯田,锡伯人从此分居于东北和新疆。辛亥革命后,锡伯族人民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追求自由文明的新生活。锡伯族是英勇智慧的民族,是中华民族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创造出了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
锡伯族博物馆一楼设有多功能厅、文物修复室、纪念品商店、临时展厅等。二楼为锡伯族博物馆主展厅,由锡伯族历史部分、锡伯族文化部分和走进新时代3个部分组成,主要展示了锡伯族的发展历史和奉旨西迁、屯垦戍边的伟大状举。其中临时展厅为华夏漆器博物馆,展示了中国各朝代漆器文化。三楼是办公区。
一个人口数只有19万人的“迷你”少数民族居然都有自己的专属博物馆?!台湾的少数民族朋友表示羡慕。
阿美族、原住民议事联盟秘书长林进福表示,“锡伯族博物馆的成立是正确的。”台湾少数民族至今为止还没有博物馆,而锡伯族才19万人就有这样规模的博物馆事实上是族群融合的表现。这反映出,在大陆各个族群之间彼此相互尊重。党和政府的思考和决策是正确的。台湾应该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方面向大陆学习。因为台湾的专家学者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多方学习。大陆和台湾都是讲华语的地区,沟通交流很方便。而且,大陆的少数民族政策实施得更早,特别是设立了很多针对少数民族的博物馆。通过向大陆的学习,台湾才能有更多的逻辑和思考来规划成立针对台湾少数民族的文化博物馆。
阿美族人李昌启同样也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角度出发谈了自己的感受。他表示,国家重视保存少数民族文化的做法非常好。前几天交流学习过的满族和朝鲜族文化传承的工作也做得非常好。可以看出,大陆对少数民族很照顾、亦很有心。相比之下,台湾没有像大陆一样如此重视少数民族。“在参访朝鲜族社区的过程中,我拍了一些少数民族社区的相关政策,期望回去可以学习参考。”
一直在台湾深耕文创产业的鲁凯族人李金龙表示,大陆对文化的保存让人觉得很感动。假如台湾可以针对16个族群都有这样比较完善的博物馆以收集一些文化的资料进行保存,就会使后人看到更加完整的文化资料,以促进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锡伯族原居东北地区,乾隆年间清廷征调部分锡伯族西迁至新疆以充实当地。锡伯族总人口约为19.0万,多数居住在辽宁省(70.2%)和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辽宁锡伯族人口约有13.3万人,占全国锡伯族人口的70.2%,居全国第一位。在东北的沈阳、东港、开原、义县、 北镇、新民、凤城、 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呈现东(北)西(北)分居、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局面。20世纪80年代后,全国(主要是东北三省)锡伯族人口出现了猛增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过去报为满族和汉族的原锡伯族家庭都陆续更正为锡伯族。
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在满语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语言,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文是1947年在 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的。新疆的锡伯族至今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东北的锡伯族在语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同于汉族。
锡伯族历史源远流长。据记载,锡伯族发源于中国东北,早期活动在大兴安岭一带,后逐步南迁。明末清初,隶属于科尔沁蒙古。康熙三十一年(1692),清政府将锡伯人从科尔沁蒙古属下悉数抽出,编入满洲上三旗,分驻齐齐哈尔、伯都讷和吉林乌拉。康熙三十八年至康熙四十年(1699-1701),这些锡伯人又被南迁至京师和盛京(现沈阳市)驻防。乾隆二十九年(1764),清政府从盛京及其所属诸城抽调部分锡伯官兵西迁至新疆伊犁驻防屯田,锡伯人从此分居于东北和新疆。辛亥革命后,锡伯族人民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追求自由文明的新生活。锡伯族是英勇智慧的民族,是中华民族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创造出了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