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创业报告 提10项建议助港青追梦
中评社香港5月5日电(记者 段晓鲁)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与团结香港基金昨日联合发表《香港青年湾区创业基地调研》研究报告,针对香港青年北上创业面对的挑战,提出10项政策建议,优化创业支援体系,帮助香港青年在湾区追梦。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副秘书长、团结香港基金总裁李正仪表示,大湾区为香港青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我们提出的十大措施旨在加强两地在创业政策方面的合作,如建立双创基地的互推互认机制,从而推动资源共享、简化创业流程,并培育更多跨境创业项目。相信通过政策创新和区域合作,能为香港青年创造更有利的创业环境,让他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梦想。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总主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黄冰芬表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是口号,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创业是实现梦想的理想出路,尤其现时国家大力给予多项优惠政策,在时机上港青到大湾区创业是十分吸引的。因此,进一步完善政策,从资源对接、孵化能力及可持续性提出十项切实建议:包括构建湾区基地联盟香港服务中心、推动跨境征信互通、设立天使投资风险补偿机制等,相信两地政府协同优化政策生态,能进一步助力港青突破资金、市场、资讯瓶颈,让湾区成为港青创新创业的黄金梦工场。
团结香港基金副研究总监郭凯杰表示,大湾区的内地创业基地是香港青年北上创业的第一站,对他们拓展人脉、扩大营商网络和获取融资至关重要。调研报告提出的政策建议,旨在通过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为香港青年提供更有力的创业支持。希望这些措施能为香港青年点亮希望,让他们在湾区的创业之路上走得更远。
据瞭解,基金会研究团队走访了大湾区6个内地城市(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肇庆和惠州)中的13家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并与当地创业者等95名持份者进行深入访谈。团队透过基础服务、资源对接、孵化能力及可持续性这4个维度,深入分析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的实际情况。
10项建议中,包括推动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在香港成立服务中心,向香港创业青年提供选择和入驻基地及公司注册等服务,并建议两地双创基地互推互认机制,为双创基地初创企业搭建平台,配对公私营机构业务需求。孵化能力方面,报告建议扩大企业跨境征信合作范围,允许港青港企透过预期能获得的政府补贴和奖励,作为抵押或担保来获取银行贷款,以纾缓现金流不足。而为加强可持续性,报告同时建议,建立制度为私营双创基地提供资金保障。
中评社香港5月5日电(记者 段晓鲁)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与团结香港基金昨日联合发表《香港青年湾区创业基地调研》研究报告,针对香港青年北上创业面对的挑战,提出10项政策建议,优化创业支援体系,帮助香港青年在湾区追梦。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副秘书长、团结香港基金总裁李正仪表示,大湾区为香港青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我们提出的十大措施旨在加强两地在创业政策方面的合作,如建立双创基地的互推互认机制,从而推动资源共享、简化创业流程,并培育更多跨境创业项目。相信通过政策创新和区域合作,能为香港青年创造更有利的创业环境,让他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梦想。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总主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黄冰芬表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是口号,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创业是实现梦想的理想出路,尤其现时国家大力给予多项优惠政策,在时机上港青到大湾区创业是十分吸引的。因此,进一步完善政策,从资源对接、孵化能力及可持续性提出十项切实建议:包括构建湾区基地联盟香港服务中心、推动跨境征信互通、设立天使投资风险补偿机制等,相信两地政府协同优化政策生态,能进一步助力港青突破资金、市场、资讯瓶颈,让湾区成为港青创新创业的黄金梦工场。
团结香港基金副研究总监郭凯杰表示,大湾区的内地创业基地是香港青年北上创业的第一站,对他们拓展人脉、扩大营商网络和获取融资至关重要。调研报告提出的政策建议,旨在通过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为香港青年提供更有力的创业支持。希望这些措施能为香港青年点亮希望,让他们在湾区的创业之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