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迈:高雄需要能24小时起降机场
中评社高雄5月7日电(记者 蒋继平)高雄小港国际机场将耗资新台币880亿元改建,预定2032年完工启用,但宵禁问题仍使机场发展受限。任期明年届满的民进党籍高雄市长陈其迈今天在议会答询时表示,从长远角度来看高雄兴建24小时国际机场势在必行,他提出规划必须更前瞻性一点,以南部未来发展预作设想。
高雄小港机场腹地面积达269公顷、跑道长3150公尺,从1965年启用境内航厦,迄今已使用近60年,加上现有国际航厦较无法满足未来运量需求,“交通部”对小港机场重新设计,未来将兴建年容量可达1650万人次的集中式大航厦;第一、二期建设计划经费预估将达新台币880.8亿元,展开对小港机场实施全面改建计划。
“交通部”7日也举办高雄国际机场新航厦计划指标性工程—东侧立体停车场工程动工典礼,完工后可提供超过2300个汽、机车停车位,活动由“交通部长”陈世凯主持,绿委许智杰、李昆泽、赖瑞隆、邱议莹、林岱桦等人到场支持。民进党籍高雄市长陈其迈因议会总质询备询因此无法到场。
针对小港机场改建议题,陈其迈7日透过议会答询时表示,5年前若讲24小时国际机场时间太早,但近年南部、高雄变化很快,全世界货运状况也变化很大;南科现在产值超过竹科,高雄将有5座半导体厂,很多设备、材料等供应链厂商进驻,屏东也将建设科学园区,未来1奈米厂还可能落脚南部,整体而言南部产业发展非常快。
陈其迈表示,小港机场当前最大困境是受噪音问题,难以升级为24小时机场,旗津与小港居民接受度低,但为因应整体台湾未来的航空货运及南部未来发展,一定要有24小时国际机场。桃园机场周边腹地近乎饱和,而高雄是最好选择,但新机场选址需避开小港、冈山、台南机场空域,避免飞航干扰。
陈其迈表示,若在南星计划区外海填海造陆1千公顷,打造24小时新机场,可避免噪音问题,同时搭配兴建捷运路网,未来可满足航空货运与产业需求,目标打造为东南亚廉价航空总部与货运枢纽。盖新机场动辄要10、15年,过渡期小港机场可持续争取廉价航空、第五航权洲际航班,加强高雄与东南亚城市连结。
所谓南星计划是位于高雄市小港区大林蒲海岸的填海造陆计划,刚开始是为了妥善放置炉石等工业或工程废弃物而设置,现成为自由经济示范区预定地之一。南星计划区始于1980年,该计划向海外延伸3公里,水深在18至20公尺之间的海域,全部面积约3千公顷。共分为三期工程,第一期已在1991年完成,第二期暂缓实施,第三期又称为中程计划,并细分成两个区,第一区已在2000年填满。目前构想中用途有货柜码头、国际机场等。
中评社高雄5月7日电(记者 蒋继平)高雄小港国际机场将耗资新台币880亿元改建,预定2032年完工启用,但宵禁问题仍使机场发展受限。任期明年届满的民进党籍高雄市长陈其迈今天在议会答询时表示,从长远角度来看高雄兴建24小时国际机场势在必行,他提出规划必须更前瞻性一点,以南部未来发展预作设想。
高雄小港机场腹地面积达269公顷、跑道长3150公尺,从1965年启用境内航厦,迄今已使用近60年,加上现有国际航厦较无法满足未来运量需求,“交通部”对小港机场重新设计,未来将兴建年容量可达1650万人次的集中式大航厦;第一、二期建设计划经费预估将达新台币880.8亿元,展开对小港机场实施全面改建计划。
“交通部”7日也举办高雄国际机场新航厦计划指标性工程—东侧立体停车场工程动工典礼,完工后可提供超过2300个汽、机车停车位,活动由“交通部长”陈世凯主持,绿委许智杰、李昆泽、赖瑞隆、邱议莹、林岱桦等人到场支持。民进党籍高雄市长陈其迈因议会总质询备询因此无法到场。
针对小港机场改建议题,陈其迈7日透过议会答询时表示,5年前若讲24小时国际机场时间太早,但近年南部、高雄变化很快,全世界货运状况也变化很大;南科现在产值超过竹科,高雄将有5座半导体厂,很多设备、材料等供应链厂商进驻,屏东也将建设科学园区,未来1奈米厂还可能落脚南部,整体而言南部产业发展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