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位拣客 缆车站“黑的”再活跃

“黑的”已占用所有空间,致其他的士未能正常使用的士站轮候载客。(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6月3日电/据大公报报导,香港的士行业多年来“劏客”、拒载、坐地起价等问题,严重影响香港好客之都美誉,警方加强执法及检控,当局加重违例刑罚、设立的士记分制及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和监控设备,并于今年推出的士车队以改善服务质素。

  大公报记者去年踢爆中环山顶缆车总站“黑的”种种劏客劣行后,情况一度收敛,唯近日发现“黑的”团伙再度活跃,霸占的士站“拣客”。立法会议员陈恒镔表示,已通过的“的士车Cam”法例有助乘客投诉佐证,他建议尽快设立网约车发牌制,并制定配套法规加强监管,双管齐下解决问题。

  的士业界良莠不齐,大公报记者上月23日在中环花园道山顶缆车总站周边观察,发现的士站是“黑的”肆无忌惮劏客的温床。

  设“空城计” 等候公司“派单”

  记者于的士站召唤的士,却遇到连番拒载。排在的士站头位及第二位的的士司机,均以“接了网约单”为由拒载,“这是电召车,我在等人”;第三辆的士更摆“空城计”,车内没有司机,亦没有挂上“暂停载客”的纸牌(俗称冚旗),堂而皇之地霸占的士候客区,慢慢拣客。花园道的士站地方狭窄,以上三辆“黑的”已占用所有空间,致其他的士未能正常使用的士站轮候载客。

  一名不愿具名姓陈的士司机透露:“这些车根本在等公司派‘肥单’(高额订单)。”他续指由于该的士站与巴士站的距离很短,空间有限,而旅游巴经常在巴士站违泊,又与“黑的”在路上争泊位,结果前者堵塞通道,后者霸占候客区,正当的士因此无法在的士站停泊轮候等客,被逼违泊,随时被抄牌,叹“守规矩反而冇生意”!

  陈司机续指:“呢啲车呢(黑的)通常系公司叫佢喺度等,等有单再叫佢做”,他直言这些“黑的”已霸占的士站仅有的轮候空间,加上前后位置均被旅游巴或者巴士占据:“佢哋系霸咗我哋啲位(的士站轮候位置),我哋就唔可以排队喇。”

  议员:善用科技监管的士业

  针对山顶缆车总站周边“黑的”劏客乱象,立法会议员陈恒镔提出双管齐下的解决方案:其一,政府应建立网约车发牌制度,并制定配套法规加强监管;其二,配合已通过的“的士车cam”法例,预计在2026年可以完成全港的士加装车cam车厢摄录机、行车记录仪,并于同年内实施相关法例,并将影像资料接入网上平台,以便处理乘客投诉时可以提供佐证。他强调,虽然警方可加强执法,但传统“放蛇”行动效果有限,根本解决之道仍在科技监管。对于政府近期推动的“的士车队”计划,陈恒镔认为此措施尚不足以根治“黑的”问题。

  根据警察总区交通违例事项的执法数字,在2025年1月至3月,就拒绝载客、滥收车资及涉及的士计程表的违例分别录得13宗、5宗及1宗;对比去年同期,拒绝载客下跌7%、滥收车费下跌55%及的士计程表的违例大幅下跌九成。

  议员建言-可另设旅巴上落区疏导车流

  花园道山顶缆车站一带,长期面临道路挤塞问题。该路段地理环境特殊,车路狭窄,却需同时容纳多种交通工具的运作需求。设于花园道的士站因空间狭窄,最多仅能容纳三辆的士排队,后方即为巴士站,该路段经常出现巴士、的士争位外,该处还设置了路边停车收费表(咪表)车位,原意是方便市民短暂停泊私家车,但在旅游旺季和周末时段,出现多辆私家车停放在行车道上轮候,导致道路加剧挤塞混乱。

  立法会议员陈恒镔表示花园道山顶缆车站一带长期存在旅游巴、巴士、的士及私家车争路的问题。陈恒镔指出,受限于早期地理规划设计,该处现阶段难以扩建,导致交通调度处于被动局面,形成结构性困局。他建议可透过分流措施缓解压力,例如在周边区域设置旅游巴专用上落客区,或增设接驳巴士路线以疏导人流。

  陈恒镔指出,现行法例已明确规定占用行车道等候咪表属于违例停泊行为,警方确实有权驱赶。然而,单纯依靠执法行动难以根治问题。对于部分市民提出直接取消咪表车位的建议,陈议员持保留态度。

  密锣紧鼓-下月推的士车队 冀提升服务水准

  为改善的士服务质素,政府去年7月批出5支的士车队牌照“有条件暂准通知”,包括三支市区车队及两支混合车队,每个车队的规模介乎300至1000辆的士,目标合共提供超过3500辆的士,占全港18163辆的士逾六分之一。

  据的士车队牌照暂准通知条件,五间获选营办商需在今年7月底前完成筹备工作,并投入服务。届时车队须有至少六成的士可服务,才可正式获发牌运作。

  政府曾在3月初与5支车队亮相,惟距离“死线”仅余1个多月,5队当中仍有3队未正式投入服务,其余2支车队亦只有约300辆的士“试运”当中,占总规模不足一成。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回覆立法会指,营办商一直密锣紧鼓筹备,惟过程中遇到不同挑战,当局会因应需要协助。

“黑的”已占用所有空间,致其他的士未能正常使用的士站轮候载客。(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6月3日电/据大公报报导,香港的士行业多年来“劏客”、拒载、坐地起价等问题,严重影响香港好客之都美誉,警方加强执法及检控,当局加重违例刑罚、设立的士记分制及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和监控设备,并于今年推出的士车队以改善服务质素。

  大公报记者去年踢爆中环山顶缆车总站“黑的”种种劏客劣行后,情况一度收敛,唯近日发现“黑的”团伙再度活跃,霸占的士站“拣客”。立法会议员陈恒镔表示,已通过的“的士车Cam”法例有助乘客投诉佐证,他建议尽快设立网约车发牌制,并制定配套法规加强监管,双管齐下解决问题。

  的士业界良莠不齐,大公报记者上月23日在中环花园道山顶缆车总站周边观察,发现的士站是“黑的”肆无忌惮劏客的温床。

  设“空城计” 等候公司“派单”

  记者于的士站召唤的士,却遇到连番拒载。排在的士站头位及第二位的的士司机,均以“接了网约单”为由拒载,“这是电召车,我在等人”;第三辆的士更摆“空城计”,车内没有司机,亦没有挂上“暂停载客”的纸牌(俗称冚旗),堂而皇之地霸占的士候客区,慢慢拣客。花园道的士站地方狭窄,以上三辆“黑的”已占用所有空间,致其他的士未能正常使用的士站轮候载客。

  一名不愿具名姓陈的士司机透露:“这些车根本在等公司派‘肥单’(高额订单)。”他续指由于该的士站与巴士站的距离很短,空间有限,而旅游巴经常在巴士站违泊,又与“黑的”在路上争泊位,结果前者堵塞通道,后者霸占候客区,正当的士因此无法在的士站停泊轮候等客,被逼违泊,随时被抄牌,叹“守规矩反而冇生意”!

  陈司机续指:“呢啲车呢(黑的)通常系公司叫佢喺度等,等有单再叫佢做”,他直言这些“黑的”已霸占的士站仅有的轮候空间,加上前后位置均被旅游巴或者巴士占据:“佢哋系霸咗我哋啲位(的士站轮候位置),我哋就唔可以排队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