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晶: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国中东政策梳理判断
中评社北京5月7日电(记者 郭至君)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智库基金会日前在北京记者站召开了以“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国政策分析与展望”为主题的思想者论坛,多位美国问题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对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国内政外交诸多方面进行了评析与展望。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论坛媒体传播主任、助理研究员文晶就美国的中东政策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文晶说,她一直关注美国的中东政策议题,今天的发言分三个方面,前两个方面聚焦中东的两个热点议题,一个是巴以冲突,观察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政策变化,还有一个就是伊朗核问题。这两个是现在无论媒体还是学界都关注的核心议题,最后想对特朗普的整个中东政策做一个比较简单的梳理判断。
第一个问题,巴以冲突,这一直都是个历史难题,但是特朗普他跟美国以往的总统都不一样,他从第一任期开始就不走寻常路,当时他推动达成了亚伯拉罕协议,国际上对该协议的评论有很多,有些觉得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有些认为它完全置巴勒斯坦的利益于不顾,只顾以色列的利益,所以当时就有观点认为这只能实现短期的和平。不论如何,特朗普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总统,所以在他整体的外交风格下,他的中东政策也是如此。在巴以问题上,特朗普的一个核心策略就是他采取强力政策巩固美以的同盟关系,比较明显的就是他对以色列提供军售,在以色列部署了萨德反导系统,还有他支持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巴勒斯坦领土,特朗普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和他对乌克兰的不满形成鲜明对比。
在具体举措上,特朗普语出惊人说要接管加沙,进行大开发,还要永久迁移当地的巴勒斯坦居民,以此打破现在的僵局。但这个计划其实存在很大的法律和政治风险,在国际社会造成了很大负面效果。第一,这个构想破坏了巴以的和平基础,遭到阿拉伯国家的一致批评,并且刺激了地区战争的升级。特别是也门的胡塞武装近期军事动作频繁,美国对他们也是频频打击,特朗普的言论可能会让胡塞武装对美国的仇恨更加强烈,双方的军事冲突有升级的危险。第二,违反了《日内瓦公约》关于冲突状态下平民保护的条款,特朗普要强制迁移加沙人口,很难得到国际上的认同,联合国大会、国际法院也不能允许这种行为。所以特朗普在中东继续坚持美国优先的原则,以及在巴以问题上的偏颇立场,其实使美国陷入了战略孤立的困境,阿拉伯国家对他无法认同。
此外,作为特朗普的盟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其实有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借以色列的对外军事行动转移以国内的矛盾。现在美国特朗普对他的无条件支持,使得内塔尼亚胡在军事冒险上越发激进,3月18日,他重启了对加沙的军事行动,原因之一是3月31日以色列的预算案马上就要经过议会表决,内塔尼亚胡需要通过军事冒险争取极右翼政党的支持,避免政府解体。有卡内基的学者表示,特朗普的这种反自由主义,其实给内塔尼亚胡提供了意识形态的支持,而内塔尼亚胡又反哺特朗普,给他的关于“深层政府”的叙事背书,两人互相抱团,各取所需。以上是特朗普在巴以问题上一些政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