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深供水工程四次扩建改造 增强储水能力
中评社北京3月21日电/据大公报报导,石马河是一条发源于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境内的大脑壳山、向北流至桥头镇再汇入东江的天然河流,河长8.8公里。为了能够引流东江水到香港,最终中央决定动工将这条天然河流倒流,东深供水工程在这个背景之下,正式动工。
东莞桥头泵站是东江湖水的引水口,泵站将水抽入石马河,然后水再透过司马、马滩、塘厦、竹塘、沙岭、上埔、雁田泵站,不断抽水,逐步将水位从海拔2米,提升至46米,最终在最高点,自然流向深圳水库,供水香港,是名副其实的东江之水越山来。及后,随着香港的发展愈来愈蓬勃,对淡水需求进一步提升,东深供水工程又再进行了三次扩建及一次改造。
东江水供港 累计300亿立方米
三次扩建分别于1974年、1981年及1990年进行,主要为扩大抽水设备,扩大泵站的规模、增强储水能力及引进新技术,以进一步满足香港经济高速发展对淡水的需求。2003年,东深供水工程又完成了一次全面改造,为了保障水源的洁净,建构了全封闭的专用管道,实现了输水系统与天然河道分离。又引入智能化调度系统,实时监控水量水质。原本的8级泵水站,也在这一次改造中升级为4级泵站体系,包括太园、莲湖、金湖、旗岭4个泵站,优化能源耗量与地形适应性。供水量从初期的年供0.68亿立方米,经三次扩建后增至17.43亿立方米,改造后达24.23亿立方米。截至2025年,累计对港供水超过30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