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启铭预见高关税造成台产业外移、工厂倒闭
中评社台北4月30日电(记者 黄筱筠)马英九执政时的“经济部长”尹启铭29日在一场座谈会提及台湾的经济状况日表示,依照现在美国课征高关税,与美国过去要求新台币对美元升值时结果一样,就是产业外移、出口下挫、工厂关闭。加上台湾又没有新兴产业,也没有加入经济体,例如RCEP、CPTPP等,台湾都没加入,台湾未来看不到出路。他更痛批,“赖政府”说要从零关税谈起,这是卖祖求荣,把筹码都放出去。
尹启铭在演说最后做成结论,从对外投资与出口趋势,台湾正扩大“脱中倾美”现象。台湾对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在特朗普对等关税之下,被课征32%高关税,将产生企业外移、出口下挫效应、工厂倒闭潮等状况发生。加上台湾缺乏新兴主力产业下,台湾经济将面临重大困境。
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29日在政大公企中心举办“和平之旅二十周年的回顾与前瞻”纪念座谈会。尹启铭进行主题“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与台湾经济未来”演说。
2005年4月26日,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等一行近70人由台北启程,展开为期八天的“和平之旅”。2005年4月29日,连战与时任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历史性的会见,这是自1945年之后,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晤,会后双方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作出“三点体认”,五个“促进工作”。
尹启铭致词幽默说,当时接到电话有这个座谈会时,他刚好在大陆高山上、九寨沟上面,高原反应激烈,下山就已经忘掉这件事情。晚上睡不着后来才想今天这个演说的题目。他还笑说,这个题目一看到就枯燥乏味。
尹启铭以“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与台湾经济未来”为主题细说两岸经济从过去发展至今。从1978年大陆改革开放、1986年新台币对美元持续大幅度升值、1990台湾开放对大陆投资。一直到对大陆开放台商到大陆投资,当时企业才有喘息机会。但2000年陈水扁执政后,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当时强调要到大陆投资,后来便在2002年开放8寸晶圆厂赴大陆投资。“开放晶圆厂到大陆投资是陈水扁执政的时候”。
他指出,2009年马英九执政后他当“部长”,台湾开放大陆来台投资,2010年两岸签署ECFA,当时就想要签订两岸经贸协议,但当时陆委会主委赖幸媛与前副主委傅栋成反对,希望3年后再提这个项目,但后来府内开会时,只有他们两个反对,其他都赞成。
尹启铭也提及,马英九在2015年原本台湾开放12寸晶圆去大陆投资,当时民进党都在骂。但是蔡英文上台之后就开放了,绿营当时都没有声音,因为蔡英文已经讲好了,“我们是觉得很奇怪”。
他表示,现在美国对台湾课征高关税,与台湾升值美元的影响应该会差不多,1986年新台币对美元升值速度太快,对美贸易顺差不断往下降,未来美国课征高关税就会是这个趋势发展。因此,1987之后,经济成长从两位数字变成一位数。新台币对美元升值影响非常大,工厂关闭数1990年高达7468间工厂关闭,那时候真的是惨境。
尹启铭表示,台商对大陆投资对两岸产生影响,分散对美出口,带动台湾投资,出口增加与投资增加两只大脚加乘后,会带动台湾经济成长。台商到大陆投资之后,在台湾剩下来土地、劳力、水、电等,才能提供给笔电产业使用,释出生产资源转向去半导体产业,这是新陈代谢的产业,带动台湾下一波投资。
他说,而台商到大陆带动大陆供应链发展,引领大陆出口、企业出走向全球市场,是台商对大陆经济的帮助,台商在中国大陆百强企业就占了32家,出口占了43%。蔡英文执政号召台商回台投资,产能移到台湾,原本从大陆出口到美国,现在由台湾出口到美国,顺差大幅增加。这是现在特朗普要课征台湾高关税的原因。“因台商回台之后,增加顺差幅度,但是美国造的孽,怎么都没有人去谈这个”。台湾出口到大陆占比降低,这也是高关税的危险所在。
尹启铭指出,两岸直航之后贸易顺差几乎都是大陆加香港移转过来,两岸顺畅对两岸经贸有利。目前美国高关税对台湾造成冲击,看起来是没有出路,两岸慢慢脱钩,贸易、经济都在脱钩,2018年左右台商把订单移回台湾。
他也说,台积电非常重要,怎么可以一下放掉,台湾出口到美国IT产业占了46.2%,这是未来外移的产业,科技产业是会走路。美国对台湾课征高关税发展结果,就是台币对美元升值的结果,会造成“产业外移、出口下挫、工厂关闭”。
尹启铭指出,台湾未来没有新产业,缺乏像是新能源车辆、无人机产业等。过去个人电脑、笔电、手机、伺服器等演进,让台湾出口一直畅旺。但是今天台湾没有新兴主力产业出来,又要面对高关税无法跟美国谈。“赖政府”说要从零关税谈起,这是没有用,这是卖祖求荣,把筹码都放出去。台湾没有加入经济体,人家都在加入RCP、CPTPP等,但台湾都没有,台湾没有出路。
中评社台北4月30日电(记者 黄筱筠)马英九执政时的“经济部长”尹启铭29日在一场座谈会提及台湾的经济状况日表示,依照现在美国课征高关税,与美国过去要求新台币对美元升值时结果一样,就是产业外移、出口下挫、工厂关闭。加上台湾又没有新兴产业,也没有加入经济体,例如RCEP、CPTPP等,台湾都没加入,台湾未来看不到出路。他更痛批,“赖政府”说要从零关税谈起,这是卖祖求荣,把筹码都放出去。
尹启铭在演说最后做成结论,从对外投资与出口趋势,台湾正扩大“脱中倾美”现象。台湾对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在特朗普对等关税之下,被课征32%高关税,将产生企业外移、出口下挫效应、工厂倒闭潮等状况发生。加上台湾缺乏新兴主力产业下,台湾经济将面临重大困境。
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29日在政大公企中心举办“和平之旅二十周年的回顾与前瞻”纪念座谈会。尹启铭进行主题“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与台湾经济未来”演说。
2005年4月26日,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等一行近70人由台北启程,展开为期八天的“和平之旅”。2005年4月29日,连战与时任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历史性的会见,这是自1945年之后,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晤,会后双方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作出“三点体认”,五个“促进工作”。
尹启铭致词幽默说,当时接到电话有这个座谈会时,他刚好在大陆高山上、九寨沟上面,高原反应激烈,下山就已经忘掉这件事情。晚上睡不着后来才想今天这个演说的题目。他还笑说,这个题目一看到就枯燥乏味。
尹启铭以“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与台湾经济未来”为主题细说两岸经济从过去发展至今。从1978年大陆改革开放、1986年新台币对美元持续大幅度升值、1990台湾开放对大陆投资。一直到对大陆开放台商到大陆投资,当时企业才有喘息机会。但2000年陈水扁执政后,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当时强调要到大陆投资,后来便在2002年开放8寸晶圆厂赴大陆投资。“开放晶圆厂到大陆投资是陈水扁执政的时候”。
他指出,2009年马英九执政后他当“部长”,台湾开放大陆来台投资,2010年两岸签署ECFA,当时就想要签订两岸经贸协议,但当时陆委会主委赖幸媛与前副主委傅栋成反对,希望3年后再提这个项目,但后来府内开会时,只有他们两个反对,其他都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