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建前沿转化医学研究院 推动医疗创新
中评社香港2月25日电/本港第三间医学院申请建议书,下月17日截止递交。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表示已完成建议书主体部分,有信心筹办新医学院并认为建议书满足政府提出的10项条件。此外,在2020年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霍顿爵士(Sir Michael Houghton)和药物研发专家Robert J. Spiegel医生的支持下,浸大将成立前沿转化医学研究院,以推动未来的医疗创新和技术转化,为全球医学教育和医疗保健研究提供重要基地。
大公报报导,浸大新医学院筹备委员会联席主席、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霍文逊表示,现时大学医学系每年招收约300名学生,大班教学限制了师生互动。浸大计划实施小班教学,首阶段预计招生50至60人,让教师更深入瞭解每位学生。
在教学方面,霍文逊指出新医学院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学生将获特定题目进行自主研究并提出答案,再由导师引导讨论,有助学生提升未来在医疗会议或与病人家属交流的能力。
课程中亦会加入中医元素,包括针灸等治疗方法,让学生对中医有基本认识。霍文逊称,若学生对中医感兴趣可在完成4年的学院课程后继续升读额外的2年中医课程,获取中医资格认证。
诺奖得主及药研专家支持
霍文逊表示,学院亦与大湾区内的医疗机构合作,现时已与中山大学及其附属的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包括南沙医院等。他指出,学生在大湾区的医院中每日接触的病人数量远超香港,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临床学习机会,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与诊断能力。
同日,浸大亦举行“诺贝尔奖得主研讨会──丙型肝炎病毒与药物开发”,由迈克尔.霍顿爵士、刘耀南教授及Robert J Spiegel医生分享药物开发经验。
浸大校长卫炳江介绍,在迈克尔.霍顿爵士和Robert J. Spiegel医生的支持下成立的“前沿转化医学研究院”,将成为医学科学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前沿研发中心,聚焦于医疗器械、诊断、疫苗、综合医学、中医药及其他生物医学科学的技术转化。
他指出,研究院将推动医学创新,协助全球应对未来健康挑战,如传染病、非传染病、人口老化及大流行防范等,并与新医学院的愿景相辅相成。
中评社香港2月25日电/本港第三间医学院申请建议书,下月17日截止递交。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表示已完成建议书主体部分,有信心筹办新医学院并认为建议书满足政府提出的10项条件。此外,在2020年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霍顿爵士(Sir Michael Houghton)和药物研发专家Robert J. Spiegel医生的支持下,浸大将成立前沿转化医学研究院,以推动未来的医疗创新和技术转化,为全球医学教育和医疗保健研究提供重要基地。
大公报报导,浸大新医学院筹备委员会联席主席、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霍文逊表示,现时大学医学系每年招收约300名学生,大班教学限制了师生互动。浸大计划实施小班教学,首阶段预计招生50至60人,让教师更深入瞭解每位学生。
在教学方面,霍文逊指出新医学院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学生将获特定题目进行自主研究并提出答案,再由导师引导讨论,有助学生提升未来在医疗会议或与病人家属交流的能力。
课程中亦会加入中医元素,包括针灸等治疗方法,让学生对中医有基本认识。霍文逊称,若学生对中医感兴趣可在完成4年的学院课程后继续升读额外的2年中医课程,获取中医资格认证。
诺奖得主及药研专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