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住深圳楼返香港工 实现安居梦

  中评社北京1月13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导,近年来,随着交通和通关便利持续优化,港人更积极地融入大湾区,北上除了消费购物之外,更有人为追求高性价比的居住环境,选择在深圳口岸附近置业,以更快实现安居梦,降低购房成本,过上“香港工作深圳居住”的双城生活。以皇岗口岸附近“皇御苑”一个两房单位为例,价格仅为沙田同等单位的一半,物业管理费和购物等也较香港便宜不少。租房方面,同等面积深圳租金更只是香港三分之一。

  香港的青年人,成年之后往往面临两种选择:继续与家人同住,忍受狭小的居住环境;或依靠父母经济支持或自身薪水独立居住,但买房或租房都是一项巨大的经济负担。据香港统计处数据,2023年香港平均房价达到每平米约20万港元,许多年轻人难以实现安居梦,只能蜗居在狭小的“劏房”中。

购两房单位享2.4%回报率

  这种情况如今正在出现转变。随着深港之间高铁、地铁和跨境巴士的线路和班次增加带来的交通便捷,越来越多港人纷纷北上融入大湾区生活,其中重点便是赴在深圳置业。深圳中原地产皇御苑店店长夏志高接触过很多赴深看房的港人。其中,港人陈先生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陈先生在沙田工作,看中“皇御苑”四期60平方米的一个两房单位,该楼楼龄12年,外观仍比较新,经过多番比较后,陈先生便决定购买该单位,“成交价为320万元(人民币,下同),较2021年高峰期降价了约80万元,相当于2017年的价格,这较香港沙田同等户型的价格低了近一半。”内地楼盘标的是建筑面积,他购买的单位实用率有80%,即实用面积为48平方米;香港购房按实用面积计算,普遍两房单位约400至500方呎(约40至50平米),这方面相差不大。

  目前陈先生的房子对外出租,月租金6,500元,回报率相对较低,仅2.4%,较香港沙田同等单位的回报低了近半,但他对这一点并不十分看重。“皇御苑紧邻正在重建的皇岗口岸和地铁7号线皇岗站,带来密集的人流,我相信自己的房产会具有较好的保值和升值机会。”张阳凯讲述另一个港人深圳购房案例。港人周先生在香港从事教育服务行业,两个小孩子都在香港上学,老大在港岛上高中,老二在上水读小学。因为香港房价高昂,他多年前在深圳福田口岸一小区购买一个60平米两房单位,到现在出于改善性需求,把该单位出售后便在福田口岸“海悦华城”购买一个104平米三房单位,花费了520万元,较香港沙田同等户型节省约一半资金,又能住上宽阔的单位。

  据瞭解,沙田楼龄旧一点的三房单位要价约700万至800万港元,较新的则要上千万港元。

  张阳凯接触许多前来谘询和购房的港人,他们都表达了“深圳居住和生活性价比高”的同一感受:深圳的住宅小区空间大,有绿化和花园,还有公共活动区域,不像香港住房那么密集、街道窄,缺乏公共空间。而且,深圳一个两房单位的物业费都较沙田便宜几百元。同时,深圳生活方便,购物更便宜,很多外卖和超市可以配送到家,这较香港更为便利。

港人在深圳居住的理由

  生活性价比高

  ●与香港相比,深圳的房价和生活费用相对较低。例如,同等面积户型的价格约为香港三分之一,大大减轻港人的经济压力。

  交通设施便利

  ●深圳地铁网络发达,港人可以“跨境上班”,在深圳居住、香港工作,虽然通勤时间较长,却节省居住成本。

  优质生活服务

  ●深圳餐饮业、娱乐业、医疗和教育等生活服务丰富多样,且价格相对合理,居住的港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服务。

  文化环境吸引

  ●深圳作为年轻、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对于寻求变化和新体验的港人来说,可以提供一个与香港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

  创业就业机会

  ●深圳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的跨国公司和创业者,对于希望在科技和创意行业寻求更好发展空间的港人来说,深圳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中评社北京1月13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导,近年来,随着交通和通关便利持续优化,港人更积极地融入大湾区,北上除了消费购物之外,更有人为追求高性价比的居住环境,选择在深圳口岸附近置业,以更快实现安居梦,降低购房成本,过上“香港工作深圳居住”的双城生活。以皇岗口岸附近“皇御苑”一个两房单位为例,价格仅为沙田同等单位的一半,物业管理费和购物等也较香港便宜不少。租房方面,同等面积深圳租金更只是香港三分之一。

  香港的青年人,成年之后往往面临两种选择:继续与家人同住,忍受狭小的居住环境;或依靠父母经济支持或自身薪水独立居住,但买房或租房都是一项巨大的经济负担。据香港统计处数据,2023年香港平均房价达到每平米约20万港元,许多年轻人难以实现安居梦,只能蜗居在狭小的“劏房”中。

购两房单位享2.4%回报率

  这种情况如今正在出现转变。随着深港之间高铁、地铁和跨境巴士的线路和班次增加带来的交通便捷,越来越多港人纷纷北上融入大湾区生活,其中重点便是赴在深圳置业。深圳中原地产皇御苑店店长夏志高接触过很多赴深看房的港人。其中,港人陈先生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陈先生在沙田工作,看中“皇御苑”四期60平方米的一个两房单位,该楼楼龄12年,外观仍比较新,经过多番比较后,陈先生便决定购买该单位,“成交价为320万元(人民币,下同),较2021年高峰期降价了约80万元,相当于2017年的价格,这较香港沙田同等户型的价格低了近一半。”内地楼盘标的是建筑面积,他购买的单位实用率有80%,即实用面积为48平方米;香港购房按实用面积计算,普遍两房单位约400至500方呎(约40至50平米),这方面相差不大。

  目前陈先生的房子对外出租,月租金6,500元,回报率相对较低,仅2.4%,较香港沙田同等单位的回报低了近半,但他对这一点并不十分看重。“皇御苑紧邻正在重建的皇岗口岸和地铁7号线皇岗站,带来密集的人流,我相信自己的房产会具有较好的保值和升值机会。”张阳凯讲述另一个港人深圳购房案例。港人周先生在香港从事教育服务行业,两个小孩子都在香港上学,老大在港岛上高中,老二在上水读小学。因为香港房价高昂,他多年前在深圳福田口岸一小区购买一个60平米两房单位,到现在出于改善性需求,把该单位出售后便在福田口岸“海悦华城”购买一个104平米三房单位,花费了520万元,较香港沙田同等户型节省约一半资金,又能住上宽阔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