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深度:两岸直航20周年 张荣恭忆秘辛
中评社台北1月2日电(记者张嘉文)2005年1月的两岸春节包机,开启了史上空前的双向直航,是两岸关系的重要里程碑,迄今届满20周年。这也是在1979年元旦中国和美国建交及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倡议两岸通航之后26年实现的。
中评社专访当年穿梭海峡两岸、时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传播委员会主委兼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回顾相关历程及对当前的启示。
记者问:2005年春节包机的政治背景如何?
张荣恭说,2004年3月的台湾大选,陈水扁藉“两颗子弹”效应,以些微差距险胜,获得连任。由于扁拒九二共识,所以两岸协商机制的恢复毫无希望,使得两岸直航的问题持续拖着。
张荣恭表示,同年12月是“立法委员”选举,国民党和亲民党共同诉求并且达到“泛蓝过半”,形成最新民意,有力制约着陈水扁的“台独”路线,也利于中国国民党推动两岸关系。
张荣恭接着说,事实上,连战先生投入两千年大选时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十条主张之一,就是两岸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当时我担任党的中央大陆工作会主任,参与了“连十条”的草拟并负责总其成。可惜由于蓝营分裂,陈水扁因而获利当选。2004年连战再以对两岸关系的积极态度参选,又因子弹疑云而功败垂成。民进党的执政,使得透过官方渠道来推动三通一直延宕。
张荣恭指出,2004年12月“立委”选后,连战立即在中央常委会议上指出:“两岸关系是台湾生存与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本党应该掌握契机,展示我们的能力和力量,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于是他向党内相关干部下达了推动两岸春节包机直航的指示。
记者问及当时是民进党执政,在野的国民党何以能够达成目标?
张荣恭表示,不像近年美国“以台扰华”及藉“台独”势力挑衅中国大陆,当年的布什政府十分恼怒陈水扁宣称“一边一国”、中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搞“入联公投”等,所以时任副国务卿阿米塔奇抨击“台湾是最大的地雷”;国务卿鲍威尔直指“台湾不是主权国家”;总统布什批“台湾领导人有意改变现状”。
张荣恭续着说,这迫使陈水扁很有必要让美方息怒,那么两岸直航是他可以顺势而为的。何况扁曾经承诺在2004年底实现三通,但是客观的情况是一点着落也没有。也就是说,如果当时国民党毫无作为,缺乏发挥媒介的志气,直航问题只会一直拖下去,两年岸关系就没有任何缓和的机会。而且就在这个时候,大陆正研拟“反分裂国家法”,依法遏“独”、以武打“独”的立场非常坚定。国民党若不能为和平出力,形势必不堪设想。
记者再问,国民党用来落实的具体构想为何?
张荣恭指出,长久以来,大陆方面都主张三通,这可见诸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以及1981年10月“叶九条”。而陈水扁虽有口头表示,但两岸协商机制因失去共同政治基础而停摆,相关议题的推动也就无从进行。甚至陈水扁是否有诚意落实承诺,也是令人怀疑的。
张荣恭表示,在这些年间,大陆台商要求两岸直航的呼声日强,形成了执政者表面承诺、在野党认真积极、陆方完全欢迎、美方也会乐见的形势,可以说是和蒋经国先生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前的情况相近,都是趋之所趋。
张荣恭说,用包机来进行直航,是简易可行的方式。因为包机不涉及航权、航线,只需由业者提出申请,再经双方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即可,并由业者进行技术问题的磋商。如此完全可以解决当时台湾海基会失能的问题,这就是国民党的切入点。
记者追问,国民党如何与大陆方面沟通呢?
张荣恭表示,两岸的共同意愿仍需双方事先沟通才能实现。例如开放探亲前,蒋经国的密使前往北京,获得陆方承诺老兵返乡“来去自由、既往不咎、提供方便”。当年担任密使任务的是党的大陆工作会主任白万祥,他在后来我出任陆工会主任时,向我透露了这段不为人知的秘辛。
张荣恭指出,连战决定推动两岸直航后,我奉示前往北京,并已事先告知来意。我抵达中共中央台办会客室时,陈云林主任、李炳才副主任和多位局长都已在场,诚意十足。这将确认两党共同推动前所未有的两岸空中直航。
张荣恭表示,陆方既定的政策立场是两岸直航的性质不是国际航线,也瞭解台湾不会接受被定位为国内航线,所以2002年10月,时任副总理钱其琛就已提出“两岸航线”的中性定位,以排除对推动直航的政治干扰。这是很有智慧的思考。国民党对此瞭然于胸,亦知台湾民意不会乐见又因政治问题而破坏两岸在民生议题的合作,所以我和中央台办的这场会见,都同意采取“两岸航线”的定位。
张荣恭接着说,在我返台向连战报告后,12月28日上午,中央政策会执行长曾永权、我及“立法院”党团书记长黄德福在党部举行记者会,公布了国民党将本着“回避政治障碍、循上次包机经验、不需官方协商”的原则,推动2005年春节包机直航,目标是“不经停港澳、双向对飞、多点起降”,以突破2003年春节包机经停港澳、单向飞行、单点起降的形态。此时距离真正实现之日,只有一个月零一天。
张荣恭续指,剑及履及,当天下午,“立法院”党团就拜会了陆委会,获得“乐观其成”的回应。第二天,党团就邀约六家航空业者前来党部,讨论相关技术问题。12月31日,我再度拜会中共中央台办,获告陆方愿以便民考量、从宽处理,来促成双向直航。当天我即返回台北,降落桃园机场时,已是2005年元旦凌晨一时,藉出席清晨六时国民党的升旗仪式,再度向连战作了报告。
张荣恭续指,连战指示曾永权和推动实施两年前春节包机间接通航的“立委”蒋孝严、“立委”朱凤芝,以及我,组成协商团前往北京,并邀十多位各地台商会长参与。1月10日上午,陈云林、李炳才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双方各提意见及台商要求增开航点后,陈云林宣布2005年春节包机直航“确认启动,正式启动”。当天下午,我们拜会大陆民航总局,对方提出的意见是由两岸业者“直接沟通,达成共识,做出安排,各自执行”。这距离真正实现之日,只剩十九天了。
张荣恭表示,1月11日,我们离开北京的当天,大陆的两岸民航交流协会立即函请台北市民用航空公会表示,尽速展开双方沟通。于是在民意高度认同和美方注视下,民进党政府已不能再自食其言了。
张荣恭续指,1月15日,两岸民航业者和官员在澳门磋商,达成了圆满结论:双方各由六家航空公司参与;台湾开辟台北(桃园)、高雄两个航点,大陆开辟北京、上海、广州三个航点;从1月19日到2月20日,共飞行48架次;航路绕经香港飞航情报区即可,不必中停。
张荣恭说,这些结论成为海峡两岸五十六年来的创举,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于1月16日即声明欢迎此一进展,并指有助区域的和平与安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于2月28日访台并拜会连战时,当面肯定了国民党推动这次春节包机直航;克林顿并表示,两岸应该加强民间交流。
记者进一步询问:可否描述两岸启动对飞时,有何温馨场景?
张荣恭说,根据安排,双向直航的首发航班为1月29日上午八时,分别由华航担纲,从台北(桃园)飞往北京;同一时间,大陆的国航从北京飞往台北,以及南航从广州飞往台北。意外的是国航航班比预定时间提前14分钟起飞,是否有机师急于首开纪录的因素,不得而知,但可相信,两岸每一位参与飞行的机师和所有机组人员,一定都怀抱着无比兴奋与喜悦的心情。
张荣恭表示,国航这架飞机甚至比预定时间提早57分钟降落桃园机场,其中固然有季风因素,但是当飞机进入香港飞航情报区时,地面人员说了声“走快点”,所以飞机意思意思绕经了一下。同样的方式也适用到台湾飞往大陆的航班。可见港方玉成之心再清楚也不过了。
张荣恭说,据我所知,各家航空公司都在飞机上极尽巧思,不仅机舱都有特别布置,尤其大陆来的飞机上,有的空服员穿的是特别设计的服装,也有机上歌舞或茶道表演,播放台湾歌曲,还有全程用闽南话广播,甚至向乘客赠酒等等。各家航空公司刻意安排的机上美食更不在话下。上海的大众出租车公司也共襄盛举,派出50辆奔驰,免费运送搭乘首飞航班的台商,车身上的贴纸写的是“回台湾,过年喽!”实在非常温馨。
张荣恭表示,我出席了广州白云机场举行的南航首飞仪式,欢送搭机赴台的台商,他们都是我工作多年的朋友。据告,当机师向乘客宣布飞机正从香港飞航情报区进入台湾飞航情报区时,乘客同声欢呼,碰杯庆祝这动人的时刻。机师透露,他与桃园航管人员大多用普通话沟通。由于地理上最为接近,飞行时间最短,所以这架飞机降落桃园机场时,成为从海峡上空直航抵达台湾的第一架,机师欣喜的听到航管人员说:“欢迎来到台北!”
张荣恭指出,桃园机场为这架飞机和15分钟后也是从广州来的厦航飞机,举行了欢迎仪式。代表发言的台商说出了“感谢国民党”的心声。当天下午,我又到白云机场迎接返航的飞机。机上多位老板级的台商,原机返回工作岗位,将于数日后再回台过年。他们对于首次体验一天之内往返两岸,早餐在广州,午餐在台北,晚餐又在广州,可谓美梦成真,莫不兴奋无比,尤具历史感。
记者问及,如何看当年直航对当前两岸关系的启示?
张荣恭表示,20年前的春节包机直航,到2008年7月即马英九上任后一个多月,基于九二共识,发展成两岸周末包机直航,同年12月,更发展成直航日常化、常态化,造福台商和两岸人民,且对台海局势具有积极正面的意义,给了我们重要启示。
张荣恭说,首先是政治人物的高度与胆识。连战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一贯,如果没有他的决断,就不会有突破。实现包机直航后,连战又委请副主席江丙坤率团前往大陆,我奉示担任这个团的执行人,在北京进行了两岸分治56年来国共两党首次针对经贸议题的大范围协商,达成12项结论,其后全都成功落实,推进了两岸互利。
张荣恭指出,江丙坤登陆的时间点,是陈水扁发动号称一百万人的“反《反分裂法》”示威之后的两天,政治气氛至为严酷,但反而给民众提供了缓和两岸关系的选择。接着是4月,连战在两岸双方当局紧张对峙的时刻,毅然决然展开“和平之旅”,开创了两岸共谋和平的选项。这就示范了政治人物当思引领潮流,而非随波逐流。
张荣恭续指,其次是对民生议题要有信心。两岸三通是陆方倡议已久,台方曾经视为统战而予排斥。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台商大举进入大陆,使得直航成为无数台湾之子的需求,是不折不扣的民生议题,台湾已不能再因冷战思维而自绑手脚、自陷困顿。
张荣恭表示,须知,民主投票的目的,是选出能够为民众提升民生和发展经济的政党与政治人物,所以民生应是更高的价值,而不是仅以拥有投票权为已足。准此以观,和平又是最高层次的民生议题,才能使民众安居乐业,否则何以谈生存?何以谈经济?而这正是台湾当前最严峻也是最具根本性的挑战。
张荣恭指出,上个月的台北与上海双城论坛,是2024年两岸有限交流中的亮点,因为是所剩珍稀的双方行政部门的良性互动,完全值得推广到台湾各县市。持续十五届的双城论坛和持续十六届的南投与杭州两湖论坛,都是从国共基层党际交流演进而成,多年来效益相当明显。
最后,张荣恭表示,事实上,台湾各县市都和大陆城市存在着党际对口交流的机制,若能分别演进为双城论坛或两湖论坛的模式,必可促进两岸关系及台海稳定。城市首长和政党人士,唯有能在两岸城市交流或两岸党际交流、民间交流中发挥正能量,才能谈得上具有推动高层次两岸和平的进取心,以回应民众安居乐业的需求。
中评社台北1月2日电(记者张嘉文)2005年1月的两岸春节包机,开启了史上空前的双向直航,是两岸关系的重要里程碑,迄今届满20周年。这也是在1979年元旦中国和美国建交及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倡议两岸通航之后26年实现的。
中评社专访当年穿梭海峡两岸、时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传播委员会主委兼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回顾相关历程及对当前的启示。
记者问:2005年春节包机的政治背景如何?
张荣恭说,2004年3月的台湾大选,陈水扁藉“两颗子弹”效应,以些微差距险胜,获得连任。由于扁拒九二共识,所以两岸协商机制的恢复毫无希望,使得两岸直航的问题持续拖着。
张荣恭表示,同年12月是“立法委员”选举,国民党和亲民党共同诉求并且达到“泛蓝过半”,形成最新民意,有力制约着陈水扁的“台独”路线,也利于中国国民党推动两岸关系。
张荣恭接着说,事实上,连战先生投入两千年大选时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十条主张之一,就是两岸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当时我担任党的中央大陆工作会主任,参与了“连十条”的草拟并负责总其成。可惜由于蓝营分裂,陈水扁因而获利当选。2004年连战再以对两岸关系的积极态度参选,又因子弹疑云而功败垂成。民进党的执政,使得透过官方渠道来推动三通一直延宕。
张荣恭指出,2004年12月“立委”选后,连战立即在中央常委会议上指出:“两岸关系是台湾生存与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本党应该掌握契机,展示我们的能力和力量,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于是他向党内相关干部下达了推动两岸春节包机直航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