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大奖展览” 展五位获奖科学家研究
被誉“中国诺贝尔奖”
未来科学大奖被誉为“中国的诺贝尔奖”,未来科学大奖展览内容包括了未来科学大奖的创立、介绍,以及2024年获奖者资料,重点展出历届5位香港获奖科学家,包括2016生命科学奖获奖者卢煜明、2019物质科学奖获奖者陆锦标、2021年生命科学奖获奖者袁国勇和裴伟士,以及2022年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莫毅明,并透过互动展品展示他们的研究。
身兼候任中大校长的卢煜明是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他昨日出席活动时表示,对于“无创性胎儿染色体异常检测”获未来科学大奖感到荣幸。他介绍指,该检测透过抽取孕妇的血液,便可得知胎儿的染色体有否异常,近年技术扩展应用至癌症检测。他很荣幸可以在展览中向市民概述其科研工作。展览并设有互动游戏,让参观人士简单易明地理解“无创性胎儿染色体异常检测”的原理。
展览中亦有介绍2019年物质科学奖获奖者陆锦标教授从实验中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促进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有望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的现状;2021年生命科学奖获奖者袁国勇教授和裴伟士教授的展览部分概述如何发现导致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的冠状病毒,以及病毒由动物到人类的传播链。还有2022年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莫毅明教授创立的极小有理切线簇(VMRT)理论,以解决代数几何领域的一系列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