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领域强强联手 走出去拓全球布局

  中评社北京9月22日电/据大公报消息,昨日(21日),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出席京港洽谈会的相关活动时表示,京港两地作为国家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都有频繁交流合作,两地强强联手,将可以更好地以香港作为走出去的平台,助力我们国家的企业开拓更多国际市场,拓展全球布局。

  张曼莉以及投资推广署署长刘凯旋、投资推广署初创企业行业组高级副总裁吕缙勇等昨天出席京港洽谈会的多项活动,包括“京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专题活动”、“京港‘智’创未来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第七届‘京港青创杯’总决赛”,以及北京市海淀区专场活动等。张曼莉强调,京港两地同为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两地之间的紧密合作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助力更多内地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大贡献。

  张曼莉回顾京港科研合作历程,认为取得的丰硕成果涵盖生命科技、AI、机器人、微电子、新能源、纳米技术及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合作专案多达数百项。自2018年两地“京港合作会议”启动并签署备忘录以来,特区政府鼓励两地高校与研发机构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创新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并致力优化相关科研与产业合作政策,以推动双方合作持续向前发展。

  香港四大方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多场活动上,张曼莉与两地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就进一步推动京港创科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及数字经济等前沿技术研发及应用展开广泛的研讨交流,并见证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中关村京港澳青创中心共建的“京港研发加速中心”揭牌,参与“中关村科学城—香港创新加速计划”的发布仪式和参与京港AI应用加速器启动仪式等。   张曼莉表示,香港正聚焦四大方向,因地制宜地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通过增强创新力度,特别是强化基础科研,力争实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突破,将香港打造成前沿科技的全球研发与策源地。其次,加快构建创科产业新体系,重点发展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先进制造及新能源等领域,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香港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积极营造国际高端人才聚集地,形成人才、科技、产业的良性循环,为国家及香港发展吸引关键人才。最后,发挥香港在创科产业链及创新资源管理中的“超级联系人”与“超级增值人”作用,利用其独特制度与区位优势,结合重点科创平台,更有效地整合全球创新资源。

  张曼莉指出,香港凭借坚实的创科实力,并依托其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独特地位,以及“一国两制”下的“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优势,成为内地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对接国际标准、挖掘全球创新资源的关键平台,双方强强联合,共同推进国家高质量发展。   中评社北京9月22日电/据大公报消息,昨日(21日),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出席京港洽谈会的相关活动时表示,京港两地作为国家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都有频繁交流合作,两地强强联手,将可以更好地以香港作为走出去的平台,助力我们国家的企业开拓更多国际市场,拓展全球布局。

  张曼莉以及投资推广署署长刘凯旋、投资推广署初创企业行业组高级副总裁吕缙勇等昨天出席京港洽谈会的多项活动,包括“京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专题活动”、“京港‘智’创未来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第七届‘京港青创杯’总决赛”,以及北京市海淀区专场活动等。张曼莉强调,京港两地同为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两地之间的紧密合作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助力更多内地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大贡献。

  张曼莉回顾京港科研合作历程,认为取得的丰硕成果涵盖生命科技、AI、机器人、微电子、新能源、纳米技术及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合作专案多达数百项。自2018年两地“京港合作会议”启动并签署备忘录以来,特区政府鼓励两地高校与研发机构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创新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并致力优化相关科研与产业合作政策,以推动双方合作持续向前发展。

  香港四大方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多场活动上,张曼莉与两地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就进一步推动京港创科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及数字经济等前沿技术研发及应用展开广泛的研讨交流,并见证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中关村京港澳青创中心共建的“京港研发加速中心”揭牌,参与“中关村科学城—香港创新加速计划”的发布仪式和参与京港AI应用加速器启动仪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