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习近平主席三次视察推动澳门发展
中评社香港1月1日电(记者卢哲)2024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澳门特别行政区,期间发表重要讲话。笔者观察,自2014年习近平首次以国家主席身份视察澳门并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就职典礼,10年来的三次视察澳门,体现了国家对澳门的关爱,见证了澳门的发展,彰显了“一国两制”的成就和生命力。
2014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澳门。在随后的29小时中,习主席出席了13场正式活动,见官员、会群众、同庆祝、访大学。201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之际,习主席于12月18日至20日亲临澳门,48个小时内出席了19场活动。2024年,在12月18日至20日的3天的时间里,习主席出席了近20场密集活动,同澳门各界广泛深入交流。
10年来的3次访澳,习主席的行程中都聚焦了三个关键点,而讲话内容中的“变”与“不变”,正显示了澳门城市发展的轨迹。
第一,聚焦“一国两制”发展,逐渐形成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
习主席访澳一般都会在专机抵达澳门时、在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时、以及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尤以在就职典礼上的发言篇幅最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三个不同场合讲话,但习主席的发言具有整体性,是综合体现当下国家对澳门的评价、要求和期望。
对比三次访澳的讲话,可以看出“一国两制”是必提的焦点。
2014年,习主席在讲话中表示,继续推进“一国两制”事业,是中央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使命,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对“一国两制”方针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我们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2019年,习主席表示,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澳门地方虽小,但在“一国两制”实践中作用独特。2024年,习主席说,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带领社会各界接续奋斗,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取得巨大成功。
从习主席的三次的有关讲话中可以看出,在持续强调坚持“一国两制”的同时,对“一国两制”的解读与经验总结,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正如多位专家学者接受中评社记者访问时所分析,回归以来,历经25年的探索与实践,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逐渐成形。而此时国家再次强调了“一国两制”蕴含的和平、包容、开放、共享的价值理念,强调制度优势及实践经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是新阶段对“一国两制”所具备的全球性价值的强调,彰显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及普惠全球的共享基因,也为澳门探索“一国两制”实践赋予了更高的寓意。
第二,聚焦澳门民生,从“住房”到“产业”关心事无巨细。
习主席三次访澳的行程中,排在日程表前端的,都是与民生相关的活动,每次必不可少的是实地走访、与市民街坊交谈。
2014年,抵达澳门不久后,习主席即前往位于澳门路环的石排湾公屋,探访澳门普通居民家庭。习主席先后来到两户人家,实地瞭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2019年,习主席抵澳后第一个视察行程也是瞭解民生项目,他来到位于黑沙环的政府综合服务中心,同正在办理业务的市民亲切交谈。2024年,习主席来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考察。他听取了粤澳共建中医药高端科技支撑平台的情况介绍;在澳门新街坊(横琴首个为澳门居民打造的综合民生工程)项目展区前,习主席与居住在这里的市民代表亲切交谈;还听了青年创业者代表讲述从澳门来横琴扎根创业的经历。
纵观习主席三次视察讲话中对澳门提出的期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必然出现的关键词。可以看出,澳门民众的福祉,澳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习主席与国家对澳门的牵挂。从住房条件到行政管理,再到全社会的经济产业发展,习主席三次的行程,通过实地考察、对谈、瞭解,体现了中央对澳门民生的重视,而另一方面,民生发展在三次的考察中也显现了成果。同时,不仅是接地气的民生生活,中央也从宏观上持续关注和指引澳门的经济发展,10年来,为澳门提供探索更多元发展机遇的政策精神持续不变,并强调不忘初心,时刻调整方向。尤其是今年,习主席在视察与讲话中多次强调中央决定开发横琴的目的,提醒新一届政府着力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是为澳门下一阶段的发展打开了“必答题”的试卷,也是为澳门更好发展指出了方向。
第三,聚焦青少年,提出关注和期望。
加强青少年的培养,是习主席三次视察澳门的另一个关键词。每次视察澳门,习主席都会访问澳门的校园,对青年一代有着殷殷嘱托。
2014年,习主席在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考察时,在郑裕彤住宿式书院参与学生举办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主题沙龙。他同青年学生亲切交流,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体悟。2019年,习主席考察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观摩了以“‘一国两制’与澳门”为题的中国历史公开课,即席发表了重要讲话。2024年,习主席来到澳门科技大学考察,同学校师生和科研工作者亲切交流。他听取中药质量研究、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情况介绍,瞭解最新科研成果;又走进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通过电子屏幕观看卫星实时运行情况,瞭解项目的科研进展和应用前景,同在场的研究人员和学生代表亲切交流;习主席还来到学校图书馆,参观“全球地图中的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与澳门古地图展,察看馆藏珍贵书籍。
笔者认为,习主席三次视察澳门对青年的寄语,着重了对澳门青年的重视和期待,既有当下时期的特质,也体现了“一国两制”下青少年教育的探索和发展。2014年,香港出现的一些风波,让特区青年的教育及国家认同感这一议题引起了更多的重视;而到了2019年,则更深入一步让青少年更清楚瞭解什么是“一国两制”,强调“一国”是根本,勉励青年瞭解国家和民族。到了2024年,则是在国家认同基础之上,从战略高度,鼓励青少年融入国家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这是将年轻一代的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从定位和角色上升华了特区青少年与祖国的连结,升华了认同、融入和自豪感的意义。
笔者认为,“一国两制”作为一项新生事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开拓前进。澳门在国家认同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经验,也对“一国两制”发展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体来说,习主席10年来三次视察澳门的行程,展开了澳门发展的靓丽画卷。在“一国两制”的持续旺盛的探索和实践中,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互鉴重要窗口的澳门一定能谱写出更精彩绚丽的篇章。
中评社香港1月1日电(记者卢哲)2024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澳门特别行政区,期间发表重要讲话。笔者观察,自2014年习近平首次以国家主席身份视察澳门并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就职典礼,10年来的三次视察澳门,体现了国家对澳门的关爱,见证了澳门的发展,彰显了“一国两制”的成就和生命力。
2014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澳门。在随后的29小时中,习主席出席了13场正式活动,见官员、会群众、同庆祝、访大学。201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之际,习主席于12月18日至20日亲临澳门,48个小时内出席了19场活动。2024年,在12月18日至20日的3天的时间里,习主席出席了近20场密集活动,同澳门各界广泛深入交流。
10年来的3次访澳,习主席的行程中都聚焦了三个关键点,而讲话内容中的“变”与“不变”,正显示了澳门城市发展的轨迹。
第一,聚焦“一国两制”发展,逐渐形成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
习主席访澳一般都会在专机抵达澳门时、在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时、以及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尤以在就职典礼上的发言篇幅最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三个不同场合讲话,但习主席的发言具有整体性,是综合体现当下国家对澳门的评价、要求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