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首个商用高效运算服务启动

创新园持续提供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包括刚于本月初投入服务的全港首个商业用高效能运算(HPC)服务。(图源:文汇网)

  中评社北京9月13日电/据文汇网报导,本地大学拥有不少科研成果,以往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中试线和厂房,无法留港生产。科技园公司瞭解到业界所遇到的痛点,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香港多元经济发展。2021年,科技园将工业邨重新定位为“创新园”,现时三个创新园的使用率已高达87%。创新园持续提供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包括刚于本月初投入服务的全港首个商业用高效能运算(HPC)服务、及即将开幕的元朗微电子中心(MEC)。这些基建必定能带动先进制造业、微电子产业、以至人工智能等需要高算力的行业发展,与国家之超算策略计划接轨。

  创新制造是完善创科生态圈的重要动力,香港科技园公司旗下的创新园推动科研转化成实质产业,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区政府早前成立“新型工业发展办公室”,支援重点企业在港发展、协助制造业升级转型、扶植初创企业转化科研。而本港推动新型工业化,最重要的设施莫过于科技园公司管理的创新园。目前创新园已成立五大中心,包括将军澳先进制造业中心(AMC)及数据技术中心(DT Hub)、大埔医疗用品制造中心(MARS)及精密制造中心(PMC),以及即将开幕的元朗微电子中心(MEC)。

  科技园公司创新制造高级总监黄家裕表示,创新园设施对应新型工业化目标,迄今已见成效,加快了本地科研的转化,吸引外来投资,促进产学研合作,为经济转型和多元化奠下了重要基础。

元朗创新园MEC将于年底开幕,旨在配合微电子研发院及业界发展。(图源:文汇网)

  元朗微电子中心年内启用 势成产业基石

  全球第三代半导体竞争剧烈,发展微电子产业刻不容缓。政府早前成立“香港微电子研发院”,促进大学、研发中心和业界合作,加速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技术研究。在元朗创新园的MEC将于年底开幕,旨在配合微电子研发院及业界发展。MEC具备高规格设施,可进行测试及小批量生产,为区内产业链提供研发及中试线服务。

  黄家裕说:“该研发院进驻MEC后,将设立两条生产线;而麻省光子技术(MassPhoton)亦已申请入MEC,建设8寸氮化镓外延片研发中试产线。换言之,MEC至少会有三条生产线,必定成为研发微电子枢纽。加上香港具备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和庞大市场,有临近市场之利,肯定会吸引优秀的外来投资。”

  黄家裕表示,三个创新园的使用率已接近九成,预计MEC投入服务后,有近八成入驻率。“科技园公司早于几年前,已开始就建立微电子生态圈,研究土地运用及整合应用,以配合发展香港成为微电子中心枢纽。我们已着手为MEC扩充进行准备工作,例如土地发展的可行性研究。本港微电子势将加速发展,科技园公司正积极筹备MEC下一期的发展,以配合业界的步伐。”

  黄家裕说,创新园设施对应新型工业化目标,现今已见成效。

  黄家裕续指,科技园公司计划为元朗创新园打造微电子生态圈,现时已物色邻近MEC的四至五幢大楼及土地、总共可以提供约三万平方米面积,以辅助微电子业发展。“微电子发展需要特别的高规格设计,我们将善用现有资源及适当整合土地,设立周边配套设备,以配合微电子研究院及业界的发展。”

黄家裕说,创新园设施对应新型工业化目标,现今已见成效。(图源:文汇网)

  全港首个商用高效能运算服务 接轨国家超算发展

  新型工业常涉及大量数据的生成和收集,要求高效的电脑系统运算能力。创新园的全港首个商业用高效能运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服务于本月初推出,该服务具备高性能的NVIDIA数据中心级伺服系统,也是全港首个AI高效能算力集群。HPC提供全面人工智能(AI)服务,涵盖算力、加速工具及数据资源,以倍数幅度提高开发效率,针对AI训练、机械人、健康科技和基础研究,供创科和科研机构共享。

  香港科技园公司署理首席企业发展总监及创科生态业务发展总监柯志成说:“科技园公司率先推出的HPC服务,让企业可以快速处理数据及进行深入分析,协助业界开发创新应用,发掘商机和优化生产流程,并探索数码转型。”他续指,去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国家超算互联网部署工作,大算力和大数据两者的结合应用越趋重要,HPC服务推出是策略性地配合国家发展。

柯志成指,科技园公司率先推出的HPC服务,让企业可以快速处理数据及进行深入分析,协助业界开发创新应用。(图源:文汇网)

  创新园新型工业见成效 凝聚创科动力成果处处

  “创新园”兴建了多幢高效能专用工业大厦,其中AMC提供多项新型工业所需的设施,如工业用电、小批量生产线、测试及认证实验室、工业用3D打印机、无尘车间等。AMC成功吸引多家科企入驻,转化本地科研成果,包括本地上市公司科劲国际旗下的NANOshields 纳米材料生产中心、盈宗制药研发的全球首款具杀菌功能纳米纤维技术生产基地,都是利用AMC转化本地科研成果。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则与H&M基金会成立“开研”(Open Lab),推动纺织时装业可持续发展。全港最大的网购平台HKTVMall亦于将军澳创新园设立5个自动配送中心。

  黄家裕说,创新园设施对应新型工业化目标,现今已见成效,成功把本地科研商品化。现时创新园的使用率已高达九成,亦得到外来投资者青睐,推动香港经济多元发展。最近11间先进制造策略伙伴企业来港设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电动车品牌BEYONCA 亦计划于AMC设立国际总部、整车总装厂和支援中心等。

  大埔MARS及PMC成力吸引多家医疗及精密仪器制造企业落户。例如美时医疗(Time Medical)投产全球首台儿科超导磁力共振系统Neona,正美药品(Jean Marie)开发无菌眼药水和针剂产品,均是本地科研成果。家得路(CATALO)天然健康集团亦在港增设智能生产线,进一步强化本地生产能力。黄家裕说:“创新园的专用基建,不单为提升医疗健康产业竞争力,确保医疗关键供应键。例如盈宗制药的独家纳米纤维技术,在关键时刻为本港供应医疗防护用品。”

创新园持续提供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包括刚于本月初投入服务的全港首个商业用高效能运算(HPC)服务。(图源:文汇网)

  中评社北京9月13日电/据文汇网报导,本地大学拥有不少科研成果,以往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中试线和厂房,无法留港生产。科技园公司瞭解到业界所遇到的痛点,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香港多元经济发展。2021年,科技园将工业邨重新定位为“创新园”,现时三个创新园的使用率已高达87%。创新园持续提供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包括刚于本月初投入服务的全港首个商业用高效能运算(HPC)服务、及即将开幕的元朗微电子中心(MEC)。这些基建必定能带动先进制造业、微电子产业、以至人工智能等需要高算力的行业发展,与国家之超算策略计划接轨。

  创新制造是完善创科生态圈的重要动力,香港科技园公司旗下的创新园推动科研转化成实质产业,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区政府早前成立“新型工业发展办公室”,支援重点企业在港发展、协助制造业升级转型、扶植初创企业转化科研。而本港推动新型工业化,最重要的设施莫过于科技园公司管理的创新园。目前创新园已成立五大中心,包括将军澳先进制造业中心(AMC)及数据技术中心(DT Hub)、大埔医疗用品制造中心(MARS)及精密制造中心(PMC),以及即将开幕的元朗微电子中心(MEC)。

  科技园公司创新制造高级总监黄家裕表示,创新园设施对应新型工业化目标,迄今已见成效,加快了本地科研的转化,吸引外来投资,促进产学研合作,为经济转型和多元化奠下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