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炳隆:关税战重伤 台商或走回红色供应链

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中评社 郑羿菲摄)

  中评社台北4月22日电(记者 郑羿菲)台湾半导体产业链可望跟着台积电加速赴美投资,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高科技产业高阶工程师不见得会失业,但基层作业员风险较大。此外,代工产业、化工产业、水机械扣件等输美制造业也可能赴美布局,但带走具消费能力的阶层,会进一步削弱台湾经济发展,甚至让台湾社会对前景失去信心。

  不过,辛炳隆话锋一转地说,台商在美国总统特朗普1.0时,愿意跟着蔡政府走亲美路线,是因为当时中美贸易战让台湾受惠、让台商有钱赚,但特朗普2.0的关税战不只针对中国大陆,台商要怎么跟着赖政府的脚步走“脱中入北”、走非红供应链?说不定为了利润再走回红色供应链,台商是非常灵活应变的,也不一定都会跟着台积电走。

  台积电3月底宣布对美加码投资1千亿美元后,辉达(NVIDIA)4月14日宣布,与台积电、鸿海、纬创、艾克尔(Amkor)、日月光投控旗下硅品等制造伙伴合作,首度在美国设厂生产AI超级电脑,预计未来4年将在美国兴建价值高达500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

  辛炳隆,美国康乃尔大学劳动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经济政策顾问、劳动部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委员、劳工退休基金监理会委员、就业安定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等。现为台大“国发所”兼任副教授、劳动与发展协会理事长。

  辛炳隆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关税战是特朗普个人因素主导,现在各界也都在观察会不会像早期台商西进一样有供应链外移的现象,但实在充满许多不确定性。会外移的产业除了高科技产业外,传统制造业、代工产业,如电子模板代工、化工产业、水机械扣件等输美的制造业也都可能赴美设厂,以避开关税影响。

  辛炳隆说,高科技产业赴美设厂,高阶工程师或许不会失业,像日本近年也想发展半导体产业就有不少优惠政策,具有隐忧的是基层作业员,如台积电赴美、赴日设厂,产线要上工就先把台湾本地作业员拉过去,但只签2年待遇非常高的工作合约,待当地人才训练起来,这些台湾基层作业员很可能就没有保障,风险反而会很大。

  辛炳隆指出,台积电赴美设厂,除非能同时维持两边的产能,甚至是台湾的晶片产能继续增加,否则未来产业外移出去后,基层作业员势必得释放出来,不见得能跟着到美国。

  辛炳隆说,另外,高科技产业的群聚效应非常大,对外投资设厂,带走的这些高阶工程师、基层作业员虽然占台湾雇佣总人口不多,但这些人却都是有消费能力的。过去台商西进中国大陆,带着台干去发展,这批人也都是在台湾有消费能力的人,也因此台湾后续出现所谓的“铜板经济”,正是普罗大众消费能力减弱的现象。

  台湾高科技产业持续对外投资布局,对台湾劳动市场、经济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辛炳隆认为,其实台积电在台湾产生很大的人才磁吸效应,基本上台积电在哪里设厂,周边企业马上就会遭遇抢人大战,高科技产业适度的对外布局,对台湾产业均衡发展有帮助、解决台湾缺工问题。但就怕造成太大的持续效应,演变成信心崩溃,毕竟过去台湾社会太强调台积电是“护国神山”,且高阶干部配合设厂外移后,房价恐怕马上就会崩跌,连带台湾的经济发展可能受滞,让民众觉得台湾已没前景。

  辛炳隆指出,台积电赴美设厂,若台湾原本的的产线都停了,那对上下游厂商就会有很大的影响,但如果维持台湾既有的产能,只是减慢对台湾未来的投资,那对产业供应链就不会有所影响,这也是台积电的对外说法,但必须得再观察。

  台积电、辉达陆续赴美投资设厂,也会造成上下游厂商赴美?

  辛炳隆表示,现在世界各国都不晓得特朗普下一步要做什么,但若持续坚持“美国优先”、把制造业拉回美国,单纯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而言,台积电赴美设厂就遭遇美国工人要求工会保护,反而生产效率更低、企业竞争力更衰弱。当台积电的例子摆在眼前,产业界赴美踢到铁板,很可能也会让不少原本在走非红供应链的台商,又走回红色供应链。

  辛炳隆说,毕竟,过去台商配合蔡政府走亲美路线,是因为美国对台湾不错,特朗普1.0时,在中美贸易战让台湾厂商受惠,跟着亲美有钱赚,但现在特朗普的关税战不仅只针对中国大陆,连在东南亚国家投资都面临高关税,那台商要怎么跟着赖政府的脚步走“脱中入北”、走非红供应链?很可能厂商为了生存、追求利润,就走回红色供应链生产,台商是非常灵活应变的,也不一定都会跟着台积电走。

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中评社 郑羿菲摄)

  中评社台北4月22日电(记者 郑羿菲)台湾半导体产业链可望跟着台积电加速赴美投资,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高科技产业高阶工程师不见得会失业,但基层作业员风险较大。此外,代工产业、化工产业、水机械扣件等输美制造业也可能赴美布局,但带走具消费能力的阶层,会进一步削弱台湾经济发展,甚至让台湾社会对前景失去信心。

  不过,辛炳隆话锋一转地说,台商在美国总统特朗普1.0时,愿意跟着蔡政府走亲美路线,是因为当时中美贸易战让台湾受惠、让台商有钱赚,但特朗普2.0的关税战不只针对中国大陆,台商要怎么跟着赖政府的脚步走“脱中入北”、走非红供应链?说不定为了利润再走回红色供应链,台商是非常灵活应变的,也不一定都会跟着台积电走。

  台积电3月底宣布对美加码投资1千亿美元后,辉达(NVIDIA)4月14日宣布,与台积电、鸿海、纬创、艾克尔(Amkor)、日月光投控旗下硅品等制造伙伴合作,首度在美国设厂生产AI超级电脑,预计未来4年将在美国兴建价值高达500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

  辛炳隆,美国康乃尔大学劳动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经济政策顾问、劳动部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委员、劳工退休基金监理会委员、就业安定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等。现为台大“国发所”兼任副教授、劳动与发展协会理事长。

  辛炳隆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关税战是特朗普个人因素主导,现在各界也都在观察会不会像早期台商西进一样有供应链外移的现象,但实在充满许多不确定性。会外移的产业除了高科技产业外,传统制造业、代工产业,如电子模板代工、化工产业、水机械扣件等输美的制造业也都可能赴美设厂,以避开关税影响。

  辛炳隆说,高科技产业赴美设厂,高阶工程师或许不会失业,像日本近年也想发展半导体产业就有不少优惠政策,具有隐忧的是基层作业员,如台积电赴美、赴日设厂,产线要上工就先把台湾本地作业员拉过去,但只签2年待遇非常高的工作合约,待当地人才训练起来,这些台湾基层作业员很可能就没有保障,风险反而会很大。